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數字電視有條件接收系統原理

        數字電視有條件接收系統原理

        作者: 時間:2012-11-01 來源:網絡 收藏


        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因為在任何時間只有一個有效的業務密鑰SK,在新舊密鑰更迭期間,一些授權用戶將獲得新密鑰,而尚未授權用戶仍是原來的舊密鑰。尋址用戶并分發密鑰的時間由整個系統的用戶數目和系統為此分配的帶寬決定,但肯定有一個過渡時間,在此期間哪個密鑰應被用來加密系統的信息和數據呢?解決的方法就是給每個用戶儲存兩個密鑰,一個當前使用,一個“下一次”使用。

        這兩個密鑰分別稱作“偶密鑰”和“奇密鑰”(該稱呼與密鑰的實際使用沒有任何關系,僅是一個名稱),含有識別它為偶或奇的特征比特,解擾器接收到后將該密鑰存儲在適當位置。如果當前使用偶密鑰加密,則同時分配新密鑰為奇密鑰,在系統確定所有用戶收到新密鑰后偶密鑰失效,同時新分配的奇密鑰就啟動來解密數據,下一次密鑰的分配就以新的偶密鑰開始。為了讓隨時接入的用戶也能收看到當前的節目,系統一般也會尋址播出當前的密鑰。

        CW雖已由SK加密,但這個密鑰如果還是可以讓任何人讀取,那就意味著特定服務的定購者和非定購者將享有同等權利,網絡運營商還是難以控制到特定的用戶,安全性還是存在問題,必須對SK再進行加密保護。這個加密過程就完全按照各個用戶的特征來進行,由于共用網絡尋址模式中數據包是按用戶地址傳送的,每個終端設備有一個不重復的唯一的地址碼,這就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就是用地址碼來對SK加密。

        在實際使用中,終端設備的地址一般是公開的,且基本不變,所以往往用和這個地址碼相關聯的一個數列來進行加密,因為這個數列(密鑰)是由個人特征確定的,往往稱為個人分配密鑰(PDK)。PDK一般由CA系統設備自動產生并嚴格控制,在終端設備處該序列數一般由網絡運營商通過CA系統提供的專用設備燒入解擾器的PROM中,不能再讀出。為了能提供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各種服務,一套CA系統往往為每個用戶分配好幾個PDK,來滿足豐富的業務需求。

        在已實際運營的多套CA系統(主要在歐美)中使用的運營商對終端用戶的加密授權方式有很多種:如人工授權、磁卡授權、IC卡授權、智能卡授權(用IC構成有分析判斷能力的卡)、中心集中尋址授權(由控制中心直接尋址授權,不用插卡授權)、智能卡和中心授權共用的授權方式等。智能卡授權方式是目前機頂盒市場的主流,也被我國廣電總局確定為我國入網設備的標準配件。

        三、在國內的發展

        隨著MPEG 2編解碼標準的制定,在此基礎上的在世界各地有了長足的發展。為了使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各國紛紛參加了系統標準的制定,目前在國際上占主流的主要有以歐洲為根據地的DVB標準、北美國家主推的ATSC標準及日本制定的ISDB標準。在這三種標準中對于CA部分都作了簡單的規定,并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加擾方式。歐洲DVB組織提出了一種稱之為通用加擾算法(Common Scrambling Algorithm)的加擾方式,由DVB組織的四家成員公司授權,ATSC組織使用了通用的三迭DES算法(Triple DES),而日本使用了松下公司提出的一種加擾算法。

        對于CA系統本身各標準除了提供一些基礎的機制外沒有定義什么通用的要求,所以CA系統本身內部機制的定義往往由具體的CA設備生產商來完成。這就使各家的CA系統一般是專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家網絡運營商應用了一家CA設備廠商的系統,他就只能定購和這家設備相配套的終端產品如機頂盒。為了使自己的系統更有競爭力,CA系統廠商往往努力使盡量多的機頂盒廠商集成自己的方案。

        國外的電視廣播網絡成為一個運營良好的產業已多年,也從模擬機制發展到現在以MPEG 2碼流為基礎的數字機制。在此期間出現了許多很成功的運營網絡,而在它們背后則是一些在這一發展過程同樣積累了豐富經驗的CA系統設備供應商。它們現在大部分已進入國內或正在進入國內,并有了一些實驗點,對我國廣電網絡數字化和產業化在客觀上起到了推動
        作用。

        CA設備是廣電系統作為服務提供商身份出現所必需的設備,是數字視頻廣播系統建設的基礎設施。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家國內廠商可以提供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系統,而此類產品又是涉及國家信息安全的核心設備。上面也提到CA系統的安全性是由設備廠商保證,其系統本身是不開放的。考慮到廣電網絡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我們不可能大范圍使用黑箱式的國外設備,中興通訊作為國內廣電網絡最主要的設備供應商感到了肩上的重任。

        中興通訊的視訊產品部在1998年初就開始研制MPEG 2編解碼器,其設備在1999年拿到了廣電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張編解碼器入網證,隨后設備在國內各級骨干網上得到了大量應用,并出口國外。以此為基礎中興通訊在99年開始了全套自主知識產權CA系統的研制,并參與了廣電總局國內CA標準的制定。目前中興通訊的數字頭端設備已具備大量生產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符合國家標準的CA系統也在實踐中日趨成熟。

        中國的廣電網絡不同于國外的運營系統,一步跨入了數字建設時期,這就使我們的網絡沒有那么多的歷史負擔,在設備的選用上也可以直接考慮更為簡潔的結構,在網絡規劃方面則可以全網統一安排,應用更為統一的CA系統,據此可以降低用戶終端設備的成本,使整個產業健康發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海原县| 玉田县| 湖北省| 潮安县| 安图县| 西乡县| 阿拉善左旗| 邳州市| 阿坝县| 甘孜| 长治市| 虹口区| 张家界市| 西贡区| 冀州市| 漳平市| 麻城市| 治县。| 浦北县| 浪卡子县| 宜宾县| 宁陵县| 穆棱市| 金昌市| 新化县| 泰州市| 高阳县| 阿勒泰市| 大渡口区| 沛县| 柳江县| 牡丹江市| 福贡县| 栾城县| 开封县| 石棉县| 宜君县| 门源| 兴城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