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紅外線測距系統的建立及其在汽車防撞系統中的應用

        紅外線測距系統的建立及其在汽車防撞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2-11-14 來源:網絡 收藏

        本系統由發射部分、接收部分、單片機、譯碼顯示電路、報警部分及自動剎車減速裝置六部分組成。

        發射部分:由40kHz振蕩器,恒流發射發路和發射探頭等組成,振蕩器產生占空比非常小的窄脈沖,采用恒流源提供20mA左右的電流,這樣減小了功耗,提高了發射功率,最后紅外線由發射探頭聚焦,以散射角小于2°發射。

        接收部分:由紅外線接收頭、第1級放大電路、第2級放大電路、整形、AGC控制增益等電路組成,紅外線接收頭接收信號后經第1級與第2級放大電路放大,由施密特觸發器電路整形,送入單片機處理。其中AGC控制接收電路的增益,保證恒幅輸出。

        單片機:由時鐘振蕩器和單片機組成,經過編程,單片機實現自動計數、計算時間t和測量距離s,并將測量距離連續輸出給顯示裝置,同時在車間距離為30m時產生報警信號和車間距為20m時,產生自動剎車減速信號。

        譯碼顯示電路:由譯碼電路、顯示器組成,單片機輸出的距離信號經譯碼器譯碼,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

        可動態顯示車與障礙物的距離。

        報警部分:由觸發器、驅動電路和小喇叭組成。當車間距為30m時單片機給觸發器一個信號,使觸發器置位產生一組脈沖,通過驅動電路,使小喇叭發出報警聲,當大于30m時,觸發器復位,停止產生脈沖。

        自動剎車減速裝置:由開關K和自動剎車減速裝置組成,當司機認為必要用到自動剎車減速裝置時,閉合開關K。當車間距小于20m時,單片機提供一個信號,啟動自動剎車減速裝置,防止碰撞。

        4 汽車紅外防撞系統性能評價

        為了評價汽車紅外防撞系統的性能,包括探測障礙物距和相對速度的性能,采用靜物距離探測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動態探測兩種試驗。

        4.1 靜物距離探測試驗

        將普通汽車放在裝有紅外防撞系統的試驗汽車前面,試驗車從100m遠處以30km/h的速度向普通汽車開來。當距離大于40m時,顯示0;距離小于40m時,顯示器顯示的數據連續變化;當車間距為30m時,報警器開始報警。實驗結果表明,符合實際車間距離,探測結果準確。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靜物距離探測實驗結果

        4.2 高速公路上行駛動態實驗

        試驗車與普通車在高速公路上同時向同一個方向行駛,開車前兩車保持100m的距離。試驗車向普通汽車發射紅外線,探測兩車距和相對速度,其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

        5 結語

        本文采用一種新的測距原理建立了紅外測距系統,并研究了紅外測距系統在汽車防撞系統的運用。

        為使測量的時間差t準確,采取兩種方法提高精確度:

        1)的周期T應取得非常小。達微秒數量級;

        2)計數N個接收到的紅外線周期的,利用公式t=nT/N計算時間差t,則精確度提高到大約原來的N倍。

        當然,為了使汽車紅外防撞系統實用化還需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怎樣防止旁道上行駛時,因道路兩旁物體,臨車道上的車輛產生錯覺問題;

        2)單片機的防振能力差,影響工作可靠性的問題;

        3)發出什么樣的報警信號才能使司機不造成緊張不安的情緒;

        4)如何進一步提高單片機計數工作頻率,減少誤差;

        5)探測距離受惡劣天氣影響,紅外線損失較大;

        6)動態探測距離有待進一步提高。

        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相信隨著器件的改進和實驗條件的改善,這些問題會得到圓滿解決。

        總之,由于本系統成本低、精確度較高、功能多、具有廣闊的市場。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叙永县| 丹棱县| 青铜峡市| 宁强县| 句容市| 兴业县| 靖西县| 华蓥市| 新建县| 普陀区| 贵州省| 上饶市| 巴里| 青铜峡市| 泽普县| 高密市| 枞阳县| 香港| 荆州市| 郓城县| 平罗县| 灵山县| 台湾省| 新巴尔虎右旗| 二手房| 卢氏县| 通江县| 宁陕县| 镇巴县| 广河县| 英超| 山东| 贵南县| 金川县| 鹤山市| 虞城县| 嫩江县| 南阳市| 朝阳区|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