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MagiLIVE硬盤播出系統的組成與應用
在網絡方面,MagiStream服務器內置了1G光纖Ethernet 網絡接口和100M Ethernet網絡接口,可通過局域網,完成多種形式的素材上載。
2. 級存儲盤塔(RAID_1/RAID_2)
采用RAID-5+SPARE技術,各配備12塊200GB的SATA硬盤,其中11塊硬盤采用RAID-5磁盤陣列存儲,可用硬盤存儲空間約為1.81TB,按照12Mbps的采集速率,大約能存儲664個小時的視音頻素材,另一塊硬盤作為熱備份盤,通過光纖通道(FC)網絡與遷移服務器(RaidServer)相連。
3. 四個主要工作站
MAIN_1/MAIN_2為維護工作站,NetSys為網絡管理工作站,Pgm_Edit為總編室節目單編輯工作站,Adv_Edit為廣告單編輯工作站。
4. 上載及審片工作站(ENC_1/ ENC_2/ ENC_3/ ENC_4/ ENC_5/ ENC_6)
上載工作站將錄像機或其他節目源來的素材進行節目串編、完成素材的編輯,并將編輯完成的節目通過千兆網絡將采集的數據流傳送至服務器或盤塔,并通過百兆網絡與文件服務器連接讀取節目單信息。
5. 文件服務器(FS1/FS2)
通過SQL SERVER2000數據庫系統,實現素材管理、節目表編排管理功能。所有的終端設備均通過文件服務器實現資源共享。
6. 播出工作站(CTRL_1/CTRL_2)
通過百兆網,播出機接受從文件服務器的節目列表,并轉換為播出列表,按照播出列表控制視頻服務器將素材從陣列中讀出,并解碼播出,同時與另一百兆網絡連接控制外圍設備。
7. 其他外部視音頻設備
三 系統軟件流程
系統軟件流程,如圖2。
四 使用體會
格非公司MagiLive3.0數字硬盤播出系統在傳統自動播控的基礎上,以盤基化為基礎,以網絡為手段,保證了系統網絡及數據的安全性,實現了節目播出流水線的自動化操作、播出系統和周邊設備的整體監控及系統的遠程診斷和維護。同時,在系統擴充、更新等方面,對軟、硬件的設計也作了較為充分的考慮:硬件方面,視頻服務器內預留了兩個擴展通道,當加入支持高清MPEG-2 4:2:2P@HL的編解碼卡后,只需更換輸入輸出模塊,即可升級為支持高清的視頻服務器;軟件方面,各功能和接口均有預留,支持實現真正的全臺制播網絡化管理。
* 該系統具備離線播出、同步跟蹤、實時恢復等功能:系統支持視頻服務器的獨立自動播出,即實現播控工作站離線,利于設備維護和應急處理。與此同時主、備視頻服務器同步跟蹤串聯單播出狀態,服務器出錯需恢復播出時,可實時自動恢復播出,極大地提高了系統安全性。
* 上載工作站通過專用接口板與錄像機等設備連接,素材采集是以數據流的形式通過網絡向主、備視頻服務器同時發送,一臺上載工作站只能對應一路上載通道,相對一臺上載工作站控制多路上載編碼板的方式,上載成本有所提高。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及硬件價格的快速走低,利用“工作站+專用媒體采集播放卡”的方式對素材進行編碼采集,然后通過網絡傳輸數據流的方式,不僅省去了視頻服務器內部編碼板,降低系統整體成本,同時實現了異地上載,為分布式管理提供了方便,也使系統更具靈活性。
* 播控工作站對視頻服務器、文件服務器的訪問和對外圍設備的控制也都是通過網絡實現的,大大降低了整個系統對播控工作站的依賴。
* 二級存儲盤塔只在盤塔內部采用RAID-5技術,在光纖通道(FC)網絡上添加盤塔設備即可實現擴容,利于存儲容量的多次擴展。
* 垃圾素材管理功能較為完善。在播出、上載過程中,同時進行的各種操作及網絡傳輸過程中偶然出現的數據丟失等,均不可避免會生成數據垃圾,如有素材無對應條目、有條目無對應素材或素材與條目內容不一致等等。這些垃圾數據的存在,雖然不影響安全播出,但日積月累占用的硬盤空間極為可觀。該系統提供了對垃圾素材的搜索、查詢、顯示、同步刷新和手工清理功能,實現了硬盤空間更合理、充分的應用。
五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用高性能的工作站+專用采集播放卡的方式對視頻信號進行編碼轉換并實時傳輸已經實現。在硬盤數字自動播出系統中,通過單一工作站即可完成數據的編碼,既簡化了系統的構成,又降低了系統成本,同時利于設備的應急處理與維護。但因為所有的設備均通過交換機連接,使得交換機必然成為整個播出系統安全運轉的關鍵所在,也就對網絡設備的性能、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做好交換機的熱備份工作,保證整個系統的運行,硬盤自動播出系統必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