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機卡分離三大命題
命題一:只要有先進通用的機卡分離接口,就能解決有關數字電視所有的問題?
業界有一種觀點認為,某接口將被另一種接口所取代,這種新接口即將一統數字電視之江山,可以解決各種數字電視增值業務的問題。
讓我們先看看中國現階段數字電視的業務發展,如杭州雙模數字電視以及深圳天威的互動數字電視,那豈是給數字電視安一個接口,并冠之以“機卡分離”的名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數字電視的機卡分離和電信的機卡分離不完全一樣。數字電視的機卡分離現階段解決的問題主要是CA(條件接收)系統的機卡分離而已。而從電視機、機頂盒的接口發展史來看,電視機和機頂盒有各種不同的接口,各種形式的接口將長期共存,服務于不同的用途。
而機頂盒、一體機,無論是否實現機卡分離,都將滿足不同層次的運營需要,而長期共存。
命題二:美國和歐洲的機卡分離,現在和將來用什么接口,解決了什么問題?
美國有579種以上UDCP(單向)接口的消費電子終端,支持CableCard(一種硬件設備,將其插入機頂盒的普通接口,向數字有線電視用戶提供付費有線電視安全接入)接口,而帶CableCard接口的機頂盒也已超過200多萬臺,而這一數量還在繼續增加。這種接口就是PCMCIA形式的CableCard接口。
筆者有幸參與一個美國運營商的項目,是關于號稱今后發展方向的“Downloadable CAS技術”。該項目仍沿用PCMCIA卡,目的是讓消費電子廠商批量和大規模地制造標準數字電視接收設備,讓不同運營商的用戶,通過不同的CableCard,方便使用各自不同的智能卡。
再看歐洲,去年歐洲銷售的一體機在1200萬臺以上,其中32英寸以上的電視幾乎全部帶機卡分離接口,即為國內所稱的PCMCIA或CI接口(用于條件接收的一種通用接口)。同樣的,這些接口解決的仍然是不同CA(條件接收)的問題。索尼、三星和飛利浦等消費電子廠商采用這些接口,讓電視機可以適應歐洲市場不同的CA。筆者有幸參與了索尼、三星和飛利浦等主導的“下一代歐洲機卡分離CI+標準”的工作,可以向各位同行透露的是,該標準仍然采用PCMCIA接口。
命題三:既然機卡分離不是“萬能仙丹”,數字電視產業為什么還需要機卡分離?
為了回收用于模擬電視的頻譜,令稀缺的頻譜資源得到更優化的利用,歐美各國陸續出臺了普及數字電視終端的產業政策。以美國為例,從大尺寸電視開始,逐步要求制造商必須逐年增加一體機在產品中的比例,到2007年,美國全部新銷售的電視機都是一體機。以歐洲為例,法國于2007年春季通過法案,要求從2008年開始強制新上市的電視機必須是一體機。意大利則是從2007年開始,對購買一體機的消費者進行稅收補貼。
以上的產業政策往往輔之以機卡分離的要求,對產業而言,有“一箭三雕”的好處:
第一,加速全國性整體轉換。隨著新銷售的電視機逐步變成一體機,幾年后,各國數字一體機終端的滲透率將逐步接近100%,政府將有條件關閉模擬電視,進行無線和有線頻譜的回收,甚至是重新招標拍賣,優化利用有限而珍貴的頻譜資源。
第二,推動電視機工業的升級。在強制數字調諧器內置到一體機,關閉模擬電視的過程中,各國電視機工業產業將依靠這種升級換代的需求,得以同步發展。如歐美都借助新的標準和專利,重新對電視機相關工業體系洗牌,提高了本國企業的競爭力。
第三,激發付費媒體產業的繁榮。頻譜資源的釋放,意味著媒體和內容業者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如近期歐洲地面數字電視出現全面向付費電視轉移的跡象。
和我國的情況類似,歐美付費數字電視各地的加密系統也不一樣。在此情況下,電視機廠商為了適應不同市場消費者的要求,自發地在一體機上實現機卡分離。
以索尼、三星和飛利浦在歐洲市場的經驗為例,這些廠商的一體機采用機卡分離接口,在芬蘭市場可與CONAX公司的CAM(條件接收模塊)搭配,在瑞典與VIACCESS加密系統的CAM搭配,在意大利可與NAGRA加密系統的CAM搭配。
在政府層面,為了讓消費者得以便捷地利用一體機,享受付費的地面、有線和衛星電視,美國和歐洲政府都進一步強制實施機卡分離的產業政策,通過鼓勵競爭性的大規模生產,使消費者可以享受通用的服務。受益于這種明確的政策導向,如今歐洲所有的消費電子大廠都開始了一體機的批量銷售。全年有超過1200萬臺以上的出貨量。芬蘭剛剛關閉模擬地面電視,索尼、三星、飛利浦和LG 4個廠家上市的一體機機型就已達150多種,這些一體機幾乎全部具備機卡分離接口。二線的電視機品牌廠家,如土耳其的VESTEL、BECO,都已經累計銷售了數百萬臺的一體機。
以上的實踐已經證明,機卡分離的一體機對產業整體經濟的拉動極其可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