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械的無軸、數控、自動化技術簡析
5.2004年德魯巴印刷展上的最大亮點是推出JDF全自動化工作流程。它以標準的形式將印前、印刷、印后串在一起,使印刷的整個過程全部自動完成。JDF還是一種語言,不同廠家的設備可以通過這種語言連成一條生產線,完成同一項任務。印刷過程的全自動化,整個傳動系統一定是數控系統。
6.采用數控系統的另一個好處,使印刷過程實現完全的柔性化,可以根據印品個性要求隨意開動哪些機組,停止哪些作業,不需要機械離合器,不需要更換凸輪,可以根據需要開正反車,上版可以幾個機組并行減少了上版時間等等。
7.印刷機械采用數控系統的時機已經成熟。有的數控技術公司技術指標已經實現連續功率輸出高達375千瓦、交流電網電壓為380-480伏、最高額定扭矩600牛頓米、傳動比最大可以I:65000到65000:1,套準精度可達到1/4000000轉、電子齒輪精確調整可達32位,這些要求完全可以滿足印刷機械產品的技術要求。
二、當代印刷業三大科技成果
1.CTP技術革命。當代印刷技術科技發展的最大亮點是CTP。
CTcP數字技術。隨著數字印刷機、數字直接制版機、數碼打樣機、數字噴墨印刷機的出現和發展,傳統的制版設備、傳統的打樣設備面臨淘汰,廣告業和快速印刷業市場受到強烈沖擊。用于大批量生產的傳統印刷設備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批在機制版印刷機、無版印刷機、激光成像印刷機、噴墨印刷機已經產業化,并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2.數字化工作流程繼續發展CIP3。
CIP4、7DF等數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現,使桌面彩色系統的設計數字信息傳遞給制版設備,再傳給印刷設備的調整系統,2004年的德魯巴展覽會又將這些設計的數字信息,繼續向印后傳遞,將印刷品的整個制作過程聯成一體,實現資源共享,節省了大量的中間環節,成為新一屆展會的亮點。
3.數控技術是印刷設備的發展方向。前兩點科技成果是印刷技術的革命,后一點科技成果是印刷機械制造業的革命,也可以叫做將傳統印刷機械設備傳動的電氣控制轉變為數字控制。目前,為印刷機械企業提供數控系統的公司主要有德國西門子公司、德國博士力士樂公司和倫茨公司、日本安川公司,另外日本發那科公司還沒有進人印刷機械行業,還有國外一些機床廠如日本大限、馬扎克、三菱、日立都具有自己的數控系統。我國有十多家數控制造公司,主要為機床廠提供數控系統,主要數控系統供應商有:北京航天數控、北京KND公司、沈陽藍天數控、上海的開通數控、南京清華通用和新方達數控、成都的托普和廣泰數控、深圳眾為興數控等。為印刷機械配套的廠家還沒有,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合作。
國外,數控技術己經廣泛應用,卷筒紙印刷機采用直流調速、變頻調速的設備已經少見,我國僅有幾家企業剛剛推出采用這種技術的樣機,離產業化的進程尚有較大距離。
三、加快自動化進程
印刷機械設備自發明以來,在長期發展的進程中,走過從手動到機械化的階段,在近代,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走的是逐步自動化的道路,自動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半自動化階段—印刷品主要作業實現機械化,承印物仍需靠人工輸人和輸出。如老虎嘴模切機、燙金機、絲網印刷機等。
2.單機自動化階段一一印刷品整個制作過程機械化,人只負責印刷品質量的調整、更換作業器具和輔料(如承印物、版、油墨、刀具等)。相關設備,如各種印刷方式的印刷機、裝訂機、制盒機、包裝印刷設備等。
3.輔助操作的自動化階段—在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輔助作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如設備的質量調整、自動上紙、自動上版、自動上墨和水等。如國外進口的卷筒紙印報機、高檔單張紙印刷機等。
4.聯機自動化階段—在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將印品制作過程的數臺設備連接在一起,自動運行,如騎馬裝訂機、精裝聯動線、無線膠訂機、柔版印刷機等。
我國印刷過程中還沒有實現機械化的手工操作程序主要有:紙張預制、上版、清洗象皮布、卷筒紙自動上紙、自動上墨,還有的小印刷企業仍然采用手工配頁、手工折頁、手工書刊精裝、手工插頁、人工打捆等。
印刷機械產品自動化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印前設備處于半自動化階段。印刷設備處于聯機自動化階段,輔助操作自動化水平較低。印后設備大都處于單機自動化階段,聯機自動化設備較少,主要靠進口。
印刷機械設備面臨國外主要廠商的挑戰,在我國市場的占有率承增長趨勢,尤其高端設備主要靠進口。我們如何應對這一現實情況,尤其在當前應用CTP和數字化工作流程的浪潮風起云涌之時,本人認為:既要關注CTP技術和數字化工作流程的發展動向,更要實際推進數控技術的廣泛應用,并下力量提高產品的自動化水平,解決國產設備勞動強度大、需要人員多、質量靠人駕馭的落后技術現狀,才是當務之急。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