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PWM的三電平逆變器中點電壓控制方法
3 基于SVPWM的精確中點電流控制
3.1 輸出電壓、電流同相情況下中點電流控制
當逆變器輸出電流、電壓同相時,由上述可知,p型小矢量和n型小矢量對中點電流貢獻效果相反,因此可通過調節兩種矢量的分配比例實現中點電壓平衡控制。對于第I扇區的A1區域,所有合成矢量對中點造成的影響如圖4所示。

設t1,t2分別為U1,U2的作用時間,其中U1分為p型和n型,定義分配比例為:

由式(3)可見,根據當前輸出電流、電壓矢量作用時間及所需中點電流即可確定相應的tp和tn。該計算過程中不出現絕對值符號,故計算簡單。
式(3)中若令iN=0,表示一個控制周期內流入電容中點電流為零,這樣即可完全消除中點電平的交流波動。用同樣方法可算出其他所有區域的k,其中,第I扇區各區域的計算情況如表1所示。

其余扇區計算結果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對上述中點控制方式利用Saber工具仿真,在輸出電流與電網電壓同相情況下,調制度m=0.8時調制波形見圖5。可見,調制波光滑連續,相對于p型、n型小矢量對半平分作用時間,調制波中存在跳躍,該方法在輸出電流連續性上更具優勢。

3.2 輸出電壓、電流有相位差時中點電流控制
上述討論皆基于輸出電流、電壓同相情況下進行,但實際情況中,三電平逆變器通常輸出功率因數不為1,此時,輸出電流、電壓不同相,使用上述方法會出現調制波不連續、無法控制中點電流的問題。當輸出電流滯后電網電壓20°,m=0.8時輸出的調制波形如圖6所示。

調制波的不連續本質上是未能完全控制iN=0所致。電流與電網電壓同相前提下,在第I扇區整個A區域內部,因為|ia|和t1逐漸減小,|ic|和t2逐漸增大,故|ia|t1-|ic|t2為一個隨時間遞減的函數且在30°點正好為零。即在這種情況下,以30°點為分界線選擇用于調節的小矢量即可控制iN=0。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原理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工作原理
電荷放大器相關文章:電荷放大器原理 矢量控制相關文章:矢量控制原理 零序電流保護相關文章:零序電流保護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