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透析:我國LED技術研發投入現狀

        透析:我國LED技術研發投入現狀

        作者: 時間:2014-04-17 來源:世界LED網 收藏

          中國企業雖然已經形成一個極為龐大的產業規模,但在這其中,真正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卻為數不多,作為制造大國,在LED專利方面的話語權卻很小,那么我國缺乏技術創新的根源在哪里?我國的LED技術研發模式以及企業的研發投入是否存在不足?本期新視點,小編帶大家小探我國LED技術研發投入現狀,以期為行業提供參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6689.htm

          我國LED技術研發投入之尷尬

          剛剛結束的法蘭克福展上,就傳出了兩家中國企業被發現侵權而被撤銷攤位的事件,另外,各國品牌將中國商家視為"高度危險人物",除打出不許拍照的標識,更有直接拒絕中國參觀者進入booth。這映射出了中國企業的發展缺乏創新技術、缺乏專利布局。

          中山大學教授楊中藝認為,政府出錢的有兩類:一是基礎研究和戰略性研究,比如支持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使用;二是與公共利益有關的,比如醫療衛生、能源保障。如果僅僅是應用于經濟領域的科技研發工作,大部分都應由企業自己去做,堅持市場導向。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普遍不超過20%,另外所有企業無一例都與高等院校、機構等開展項目合作。雖然少數幾家企業并不能代表這個行業,但我們可以管窺之一二??其J中國市場推廣部總監林鐵向新世紀LED網記者透露,科銳全球2013年在研發方面投入為1.56億美元,約占科銳當年全球營收的12%,另外科銳全球目前擁有已授權專利3100多項、在審專利3400多項。對比科銳以及國內LED企業的研發投入,雖然研發投入比例相差不多,據林鐵介紹,科銳的核心就是堅持不懈地創新來推動其LED照明產品的市場普及。記者認為,或許問題并不在于企業的研發投入。

          弊端在哪里?

          國內以科研單位為研發主體,企業輔助科研單位做項目的“產學研相結合”模式,一度被認為是發展過渡時期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已經暴露出很多“中國特色”的弊端。比如,過度追求個人利益、技術研發力量分散、技術成果轉化難等等。

          有業內人士說:“本來LED產業的上游就已經被外企所把握、掌握了核心的技術和芯片。中國的LED產品主要專注于應用照明產品方面,但現在這些產品的標準方面,又被國外企業搶占先機,這很不利于民族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財政性科研經費連年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達10298.4億元,增長18.5%,總量居世界第三,投入強度在新興發展國家中居領先地位。

          然而,科研經費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低的現狀令人擔憂。

          企業的困難在哪里?

          國內近幾年在LED技術研發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市場份額正逐漸加大。但是,隨著中國LED企業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我們擔心國外大廠舉起知識產權的屠刀,那將是我國LED產業的災難。

          ——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CEO王敏

          有些企業一味靠抄襲模仿大大降低風險,減少研發成本,同時還肆意鼓吹,這樣的做法嚴重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影響了大家的創新熱情,這對我們也是個比較大的困擾。

          ——國星光電副總經理李程

          國內研發存在的共性問題就是研發投入較大,而企業研發資源(包括人財物)相對較少,而且研究機構、高校所研發的成果與企業對接實現產業化相對較少?!A磊光電常務副總經理戚運東

          政府投入大錢,又想很快見到成績,只好去買國外的設備和技術。國外企業賣設備掙到錢就繼續研發。所有國內的企業只好跟隨,當人家一轉彎就又落下一大截。不斷重復,不斷重復。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春青

          這幾年,我們LED行業都差不多要邊緣化了,國內企業大多在國外專利的壓制下夾縫中求生存,政府和媒體的吆喝聲比打雷還響,但根本沒有幾條實實在在的扶持的政策出臺,出來了幾條所謂的扶持政策也根本到不了真正做技術做研發的踏踏實實做實業的企業。咋辦?

          ——嘉博LED照明何富萍

          公司在技術開發方面獲得了郴州市、湖南省及國家相關的政府補助支持。但與一些沿海城市相比,所獲得的政府支持相對較少。

          ——華磊光電常務副總經理戚運東

          最主要的還是沒有參照標準,研發出的產品很難獲得廣泛的市場認可,影響了好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產品,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深圳德力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蒲承

          強化知識產權意識

          我們希望,國內LED廠商加強自己的自主研發,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加強合作,把真正核心的技術做實做強做大。

          ——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CEO王敏

          任何創新性的技術研發都有一定的風險,有的方案投入較大但最后不一定成功,或者不一定被市場廣泛接受,這個是要企業付出較大的人財物及時間成本,這一塊我們一是爭取政府的資金扶持,也會借助各種資源、強化事前對市場的調研、技術的論證,減少走彎路的幾率。另外,LED依然還有很多技術點需要去突破,去挖掘更多的應用領域,所以我們認為需要技術支持,但是一定要強化大家的知識產權意識。

          ——國星光電副總經理李程

          技術現在越來越成熟,很快將進入節能燈的狀況,希望芯片、熒光粉、封裝膠及透明電極能早日突破。

          ——汕頭市品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覃暉

          面對國家標準的缺失的問題,在沒有國標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是參照國際標準,結合公司實際產品線,去定義產品屬性。

          ——深圳德力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蒲承

          "眾多國內廠商缺乏核心技術,在創新研發上投入非常小,導致LED的關鍵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沒有技術,就沒有出路,光以一股傻勁投入狂熱的不負責任的大生產運動,導致產能過剩、質量參差等等負面影響不斷。"



        關鍵詞: LED 照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颍上县| 建水县| 米脂县| 连州市| 七台河市| 湘西| 湖州市| 宁明县| 门源| 兴城市| 诸城市| 九龙县| 温宿县| 富蕴县| 泊头市| 绥中县| 安达市| 焉耆| 镶黄旗| 上犹县| 绍兴县| 保亭| 宣威市| 宁陵县| 武宁县| 读书| 紫金县| 静安区| 贵定县| 兴隆县| 宁南县| 新乐市| 西和县| 蒙城县| 桃源县| 屏东市| 威宁| 武宁县| 东莞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