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新材料推動LED照明技術革命

        新材料推動LED照明技術革命

        作者: 時間:2009-01-16 來源:網絡 收藏

        具備省電特性的成為越來越熱門的固態方案,研究人員表示,技術演進將使的應用更為廣泛。美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正在透過的使用,著手進行一項「革命性的固態技術」研發。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PI)智能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項目領導人Fred Schubert表示:「近十年來的高輸出功率都是使用相同的材料,我們的新方案則是改變了現有LED活性區(active region)的關鍵元素;我們相信這種改變將改革全世界的固態照明技術。」他預期,新技術在目前規模達100億美元的全球LED市場上,適用75%的產品。

        現在LED是采用氮化鎵銦做為活性區量子井(quantum wells)的材料,夾在較厚的氮化鎵阻障層(barrier layers)之間。在兩種材料之間相應的片段(relative fraction)能讓光的顏色分成紫色到琥珀色;兩種材料之間的偏振失配(polarization mismatch)則會導致電子泄漏,并在高輸出層級的應用上降低LED的效益。

        「氮化鎵是一種比較單純的材料,不過卻不會與氮化鎵銦井形成偏振匹配。」Schuert表示:「該種失配是造成高輸出功率LED效率驟降(Efficiency droop)的物理原因。」高輸出功率LED的效率驟降現象,使這類產品輸出功率越高、每流明耗費的能源更多。Schuert指出,這是市面上固態照明技術的一個關鍵缺點。

        成員包括來自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的工程師,Schuert的研究團隊聲稱,他們透過使用偏振匹配的氮化鎵銦層來取代氮化鎵,因此效率驟降的狀況能在高功率的情況下減輕到25%。Schuert表示,使用偏振匹配的材料帶來很大的改變,雖然目前還不夠完美,但他們相信對于在固態照明領域的高功率LED應用來說十分重要。

        材料之間的大規模偏振失配,意味著電子一開始會跟著電流跑,然后在它們移動到能重組并發光的位置時,就會與電流相背。Schuert表示,透過使這些偏振場匹配,不只能提升LED的效率,也能降低前向電壓(forward voltage)。

        理想中的LED效率應該在每瓦300流明左右,不過目前就算是效率最高的實驗原型,其效率也只達到每瓦170流明。在三星與RPI的通力合作下,Schubert有信心在數年內就可制造出每瓦200流明的LED產品。



        關鍵詞: 新材料 LED 照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金沙县| 高尔夫| 灌阳县| 三台县| 彭泽县| 水城县| 壶关县| 信阳市| 景宁| 兴隆县| 鄂托克旗| 乌海市| 五莲县| 莱州市| 夏津县| 威海市| 闵行区| 娄烦县| 于田县| 青川县| 文登市| 明光市| 陵川县| 华坪县| 南昌县| 基隆市| 吉安市| 高阳县| 全州县| 五原县| 阳朔县| 赞皇县| 灵山县| 尉犁县| 朝阳县| 阜南县| 新兴县| 广南县| 大邑县|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