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蓄勢待發
據介紹,由于溫度和壓力的提升,對于鍋爐的材料、安裝、施工均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目前700℃材料國內外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其腐蝕性、抗氧性等特征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這需要大量的實驗時間和資金投入,所以離開國家支持是不可能的?!毙煅┰硎荆安牧辖M和我們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他們要進行更前端的材料研制,而我們則側重于材料應用。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鍋爐組不僅要考慮節能,也要考慮如何減少SO2,CO2的排放?!?/P>
王為民,汽輪機組組長、中國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在談到該項目時,則認為對于汽輪機的研發而言,大型高溫鑄件、鍛件重量將達到10-30噸,因此,大型高溫鑄件、鍛件的加工及各種不同高溫材料的焊接都是需要攻關的重點。
創新聯盟優勢明顯
據介紹,該創新聯盟是能源局組織的第一個能源方面的創新聯盟,該聯盟主要起組織協調的作用。
創新聯盟的主要任務是圍繞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的共性和關鍵技術開展技術研究,突破核心技術,實現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自主化;促進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工程應用;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的技術水平。
由于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已列入“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和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和科技部各有側重地安排了相應的科技項目,通過國家科技專項資金與課題承擔單位按照規定比例自籌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分別與各研究課題的承擔單位簽訂合同,以保證個課題研究的順利完成。
“由于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涉及面廣,各類技術交叉點多,研發周期長,通過聯盟的統籌規劃、協調,可以避免各科研項目在內容上的重復和進度上的不協調。目前我們正在制定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開發技術路線和總體工作計劃,研究確定科研課題的劃分和承擔單位;組織申請承擔政府主管部門相關的科技項目。”孫銳對記者介紹說,“聯盟以后的具體工作會主要會側重協調各課題之間的交叉內容及課題的工作進度,組織專家對課題的關鍵內容進行研討、評審以及組織相關的國內外技術交流等幾個方面。”
清潔燃煤發電多途徑并行
“目前,我們國家在清潔燃煤發電技術研發方面是多途徑并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只是其中一方面,”孫銳最后對記者強調說,“在國家能源局的推動下,包括IGCC、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碳捕捉等項目都在持續推進。”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在清潔燃煤發電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上海12萬噸/年CO2捕集項目投入運行;天津綠色煤電的265MW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示范工程(IGCC)基本完成了建設,已進入調試階段;并且已完成了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開發和白馬示范工程的準備工作。
根據相關資料,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在能源領域中也會重點推動700℃以上高參數超超臨界發電、400MW級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IGCC)、燃煤污染物一體化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先進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等,并且一些項目已經啟動,并按照相應的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所以,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將和其它清潔燃煤發電技術一起,共同推動我國燃煤發電領域的技術升級和多元化發展?!睂O銳最后總結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