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實現無熒光粉的單芯片白光發光二極管

        實現無熒光粉的單芯片白光發光二極管

        作者: 時間:2011-09-05 來源:網絡 收藏
        固態照明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未來5-10年將逐步取代傳統的照明燈具,成為節能、環保的新型光源。與傳統的光源(白熾燈,日光燈,鹵素燈等)相比,光源具有許多優點,如長壽命,體積小,低功耗,低環境污染,高電光轉換效率,適用性好和使用安全等。隨著GaN基III- V族化合物技術的發展和藍光LED的實現,人們已經可以獲得實現的三基色。通常情況下,獲得發光二極管的方法有:1)藍光發光二極管+ 黃色;2)多芯片組合,即將紅,綠,藍三個管芯結合在一起;3)光子循環實現發光方式;4)同一襯底上生長不同發光波長量子阱方式。但是上述幾種獲得白光的方式技術復雜、制作成本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因此人們一直致力于實現能夠避開這些問題的單芯片白光發光器件,并從理論上預言這種器件的可行性。然而,盡管GaN基的藍、綠光發光二極管的技術日益成熟和商品化,實現單芯片白光發光成為科學家的夢想。2006年,來自臺灣地區的物理所陳弘研究組采用InGaN的應力調制層,實現了對InGaN/GaN多量子阱的應力調制和控制,成功研制出單芯片白光發光器件。此方法不需要,也不需要增加復雜的控制電路,制備過程與普通發光二極管相似。在常規的注入電流下(20mA-60mA),白光的顯色指數幾乎不變。圖一展示了不同注入電流下發光顏色的變化。

        實現無熒光粉的單芯片白光發光二極管

        圖二、發光二極管InGaN/GaN 有源區透射電子顯微鏡截面圖片

        電致熒光譜研究表明在低電流下LED發射黃光。隨著電流增加大于20mA,藍光強度逐漸增加,出射光也逐漸由偏黃光過渡到白光。透射電子顯微鏡截面圖顯示在InGaN 量子阱中形成了大量的富In量子點。在低注入電流的時候,載流子先被富In量子點俘獲發出黃光,隨著電流增加,量子點之外的量子阱區域開始俘獲載流子,輻射復合之后發射出藍光,藍光與黃光混合產生白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游戏| 阳山县| 扎兰屯市| 满洲里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河间市| 勃利县| 莱阳市| 张家港市| 桐城市| 二手房| 石棉县| 改则县| 神农架林区| 西安市| 余姚市| 文化| 栖霞市| 铜川市| 健康| 庄河市| 卫辉市| 启东市| 扶沟县| 开原市| 伊金霍洛旗| 柯坪县| 深水埗区| 巴东县| 余庆县| 罗平县| 灵山县| 保靖县| 当雄县| 临桂县| 济源市| 农安县| 蓝田县| 莲花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