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高頻感應電源理論解析及試驗進程報告

        高頻感應電源理論解析及試驗進程報告

        作者: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一、 感應加熱發展的歷史及其應用場合

        1.感應加熱發展歷史

        感應加熱來源于法拉第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也就是交變的電流會在導體中產生感應電流,從而導致導體發熱。長期以來,技術人員都對這一現象有較好了解,并且在各種場合盡量抑止這種發熱現象,來減小損耗。比較常見的如開關電源中的變壓器設計,通常設計人員會用各種方法來減小渦流損耗,來提高效率。然而在19世紀末期,技術人員又發現這一現象的有利面,就是可以將之利用到加熱場合。來取代一些傳統的加熱方法,因為感應加熱有以下優點:

        (1) 非接觸式加熱,熱源和受熱物件可以不直接接觸

        (2) 加熱效率高,速度快,可以減小表面氧化現象

        (3) 容易控制溫度,提高加工精度

        (4) 可實現局部加熱

        (5) 可實現自動化控制

        (6) 可減小占地,熱輻射,噪聲和灰塵

        由于感應加熱具有以上的一些優點,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1890年瑞典技術人員發明了第一臺感應熔煉爐――開槽式有芯爐,1916年美國人發明了閉槽有芯爐,從此感應加熱技術逐漸進入實用化階段。而后,20世紀電力電子器件和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的促進了感應加熱技術的發展。

        1957年,美國研制出作為電力電子器件里程碑的晶閘管,標志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開始。同時,也引發了感應加熱技術的革命。1966年,瑞士和西德首先利用晶閘管研制感應加熱裝置,從此感應加熱技術開始飛速發展。

        80年代后,電力電子器件再次飛速發展,GTO,MOSFETIGBT,MCT,SIT等器件相繼出現。感應加熱裝置也逐漸摒棄晶閘管,開始采用這些新器件?,F在比較常用的是IGBT和MOSFET,IGBT用于較大功率場合,而MOSFET用于較高頻率場合。據報道,國外可以采用IGBT將感應加熱裝置做到功率超過1000KW,頻率超過50K。而MOSFET較合適高頻場合,通常在幾千瓦的中小功率場合,頻率可達到500K以上,甚至幾M。然而國外也有推出采用MOSFET的大功率的感應加熱裝置,比如美國研制的2000KW/400KHz的裝置。

        國內的電力電子技術起步比較完,所以感應加熱技術也落后于國外很多。但是由于市場前景廣闊,所以研制的感應加熱的技術人員逐漸增加。國內在此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為浙江大學,但是離國外先進技術還有相當距離。

        2. 感應加熱應用場合

        感應加熱可以用于多種場合,主要有:

        (1) 冶金:有色金屬的冶煉,金屬材料的熱處理,鍛造、擠壓、軋制等型材生產的偷熱;焊管生產的焊縫。

        (2) 機械制造:各種機械零件的淬火,以及淬火后的回火、退火和正火等熱處理的加熱。壓力加工前的透熱。

        (3) 輕工:罐頭以及其它包裝的封口,比如著名的利樂磚的封口包裝。

        (4) 電子:電子管真空除氣的加熱

        二 感應加熱基本原理

        1.電磁感應原理

        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faraday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并且提出了相應的理釋。其內容為,當電路圍繞的區域內存在交變的磁場時,電路兩端就會感應出電動勢,如果閉合就會產生感應電流。

        利用高頻電壓或電流來加熱通常有兩種方法:

        (1) 電介質加熱:利用高頻電壓(比如微波爐加熱)

        (2) 感應加熱:利用高頻電流(比如密封包裝)

        2.電介質加熱(dielectric heating)

        電介質加熱通常用來加熱不導電材料,比如木材。同時微波爐也是利用這個原理。原理如圖1:

        圖1 電介質加熱示意圖

        當高頻電壓加在兩極板層上,就會在兩極之間產生交變的電場。需要加熱的介質處于交變的電場中,介質中的極分子或者離子就會隨著電場做同頻的旋轉或振動,從而產生熱量,達到加熱效果。

        3.感應加熱(induction heating)

        感應加熱原理為產生交變的電流,從而產生交變的磁場,再利用交變磁場來產生渦流達到加熱的效果。如圖2:

        圖2 感應加熱示意圖

        基本電磁定律:

        法拉第定律:

        安培定律:

        其中: ,

        如果采用MKS制,e的單位為V,?的單位為Wb,H的單位為A/m,B的單位為T。

        以上定律基本闡述了電磁感應的基本性質,

        集膚效應:

        當交流的電流流過導體的時候,會在導體中產生感應電流(如圖3),從而導致電流向導體表面擴散。也就是導體表面的電流密度會大于中心的電流密度。這也就無形中減少了導體的導電截面,從而增加了導體交流電阻,損耗增大。工程上規定從導體表面到電流密度為導體表面的1/e=0.368的距離δ為集膚深度。

        在常溫下可用以下公式來計算銅的集膚深度:

        圖3 渦流產生示意圖

        從以上可以看到,如果增大電流和提高頻率都可以增加發熱效果,是加熱對象快速升溫。所以感應電源通常需要輸出高頻大電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克什克腾旗| 黑河市| 故城县| 梓潼县| 丹阳市| 宁阳县| 古浪县| 拉萨市| 道真| 临潭县| 弥渡县| 勐海县| 炉霍县| 沂源县| 汤原县| 五河县| 澳门| 建始县| 策勒县| 曲松县| 思南县| 全南县| 邢台市| 班玛县| 阜阳市| 灵台县| 徐州市| 阳东县| 巴里| 山阳县| 通化市| 济南市| 咸阳市| 襄垣县| 苏尼特右旗| 阿拉尔市| 墨脱县| 宾川县| 德钦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