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字電源管理進入主流
頗有意思的是,挑選一款電源解決方案(無論它是不是數字型!),最主要的五個要素是:成本、成本、成本、成本和尺寸。除非解決方案的整體成本與現有技術相當,否則新技術不會在主流市場唱主角――電氣和熱性能是“預期”的功能。
人們對真正數字電源具有的價值存在兩種重大的誤解以及缺乏根據的看法,這阻礙了數字電源的發展:
1、數字電源成本高得嚇人。
過去,一說到“數字”,人們就認為成本高于傳統的模擬解決方案――較之數字解決方案具有的其他優點,譬如尺寸縮小、具有靈活性與適應性、可測試性增強、診斷功能及擴展功能,成本高是一大負面因素。不過與使用所占空間較大的專有技術制造的模擬反饋回路相比,利用市場上現有的CMOS技術實現數字反饋回路所需成本較少。另外,采用真正數字電源的解決方案整體成本比其他現有方案低得多。
2、數字電源復雜得多
人們有一種觀點,認為電源設計人員天生就是模擬技術設計人員,因而不想處理編程帶來的復雜性。數字電源管理的支持者提出,我們不但對力求創新的設計人員(他們并沒有受到興起的數字電源的威脅)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而且實際上,編程并不是意味著編寫代碼,其實只是處理向導程序驅動的圖形用戶界面(GUI),以獲得各種系統級優點,其中包括:
* 通過實時遙測技術簡化了系統級溫度管理
* 通過實時遙測技術提高了在故障出現前事先預測的可靠性;
*通過在最終模塊或者主板測試階段完全自動化的檢查和可變電阻器微調等功能提高可制造性。
實際上,數字電源遲遲得不到接受是因為顧客認為數字技術未得到證明、技術復雜及成本高昂。這不足為奇,因為業界在70年代末遇到了相似的情況:當時電源從線性改為開關式,而最初開關式也被認為價格昂貴、不可靠(輸出噪音大)。不過,一旦顧客認識到開關式電源所具有的優點(性能更高、尺寸更小),并且學會了如何實施新的開關式電源技術,線性電源很快就被淘汰了。幾年后,隨著顧客熟悉具有的優點、市場上出現更多的提供商和解決方案、看到無需額外成本就能帶來的比模擬解決方案更好的效果,數字技術會出現類似的轉型。
與任何新技術采用周期的情況一樣,數字電源的影響最先會出現在高端市場,然后會漸漸進入主流市場:數字電源已開始踏上了征程:它已進入了服務器、高端圖形卡、數據通信、電信和存儲等設備里面的插座。一旦數字電源管理廠商達到一定數量,高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如桌面/移動計算設備和手持設備就會出現合理的成本結構。
與此同時,電源行業必須看清炒作以及競爭廠商間的宣傳攻勢,才會發現:模擬解決方案總是有一席之地;數字解決方案正憑借其種種優點,在整個供應鏈當中迅速闖出一條生存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