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CE5.0的嵌入式設備休眠喚醒技術研究
S3C2440內部RTC模塊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RTC模塊的有3種功能:產生時鐘滴答、實時計時和作為系統的觸發喚醒器[4]。RTC模塊可以在處理器的掉電模式或普通模式在設定時間(由BCD數據給出)和當前時間相同時發生報警。在普通模式下,ALM INT(報警中斷)處于激活狀態。在掉電模式下, PMWKUP (電源管理喚醒信號)與ALM INT一起處于報警狀態[5]。
相關的寄存器有RTCCON、RTCALM和ALMSEC等,設置代碼如下:
ldr r0,=vRTCBASE ;;;RTC alarm
ldr r1,=0x01
str r1,[r0,#oRTCCON]
ldr r1,=0x41
str r1,[r0,#oRTCALM]
ldr r1,=0x10 ;;10s喚醒
str r1,[r0,#oALMSEC]
此段代碼,首先設置RTC控制的可用,然后設置RTC報警中斷中,秒中斷可用,因為本文以喚醒時間10 s為例,所以僅用到了秒級中斷,最后設定喚醒時間10 s。
當Windows CE操作系統在基于S3C2440的智能巡檢分析診斷儀完全啟動后,按下“掛起”鍵,在“掛起”動作的實現代碼中設置串口打印語句,顯示“Start”標志,在系統被喚醒時設置串口打印語句,顯示“End”標志,通過DNW軟件,觀察串口打印信息,記錄“Start”和“End”之間的用時,即為喚醒時間,10次實驗結果可知平均用時10.04 s,與預計用時10.0 s的相對誤差為0.4%,在工程應用上,基本達到操作要求。
研究過程后期,在確認相應設置正確的前提下,系統仍無法正常喚醒,在重新分析整個流程設計和代碼實現后,發現在S3C2440的官方BSP(板級支持包)中存在一個BUG:系統休眠時保存數據的虛擬地址設置錯誤,SLEEPDATA_BASE_VIRTUAL設置為0xAC028000,而此處和Bootloader中的SLEEPDATA_BASE_PHYSICAL 都設定為0x30028000。根據地址映射表里面的設置是:DCD 0x80000000, 0x30000000, 64; 32 MB DRAM BANK 6,因此虛擬地址是0xA0028000。將虛擬地址修改后,即可正常喚醒。
本文通過深入分析休眠喚醒過程,在基于S3C2440和WindowsCE5.0的平臺上分別通過外部中斷喚醒和RTC中斷喚醒兩種方法實現了休眠喚醒。文中所述的原理和方法不僅適用于上述指定的硬件平臺,還適用于其他使用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硬件平臺。應用表明,這兩種方法實現了不同情況下的喚醒,達到了理想的效果,該儀器工作穩定,性能良好,已進入小規模量產階段。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