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智能機電池對策
手機廠商和部件廠商開始意識到電池耐久性會在將來成為一個大問題,從企業采取的各項措施中可以看出的趨勢是,業界正在從各個角度徹底削減電力的浪費。這種削減電力的出發點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穎的東西。不過,與此前截然不同的是細微之處也不放過。
比如,將某個部件引進的低功耗化技術擴展至智能手機內的其他部件,或者將控制電力的部件和時間單位進行更為細致地劃分。單看每項低功耗化技術的節電成效也許較小,但一項一項地積累起來,就能大幅削減功耗。
智能手機具有用戶購買后可以追加應用軟件(以下簡稱應用)的特點,因此今后讓應用開發人員注重耗電量將變得很重要。九州大學系統LSI研究中心副教授久住憲嗣表示,“對應用進行實際分析后,發現了多個部分的特定處理會徒勞消耗電力。如果應用開發人員能夠仔細掌握自己所開發應用的耗電量及其詳細情況,就可以間接地為智能手機的低功耗化做出貢獻”注3)。
注3)九州大學系統LSI研究中心開發出了制作智能手機耗電模型的方法。采用該模型可以根據應用的CPU使用時間、無線通信量、存儲量和傳輸量等信息,推測應用在智能手機上運行時的耗電量。
低功耗化成為廠商形成差異化的因素
挑戰并徹底實現低耗電量,有助于強化手機廠商和部件廠商的競爭力。對于追求低耗電量極限的部件廠商來說,徹底降低功耗后不僅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業務量會越來越多,而且還能夠以此為契機涉足要求低功耗化的其他應用領域。
在手機廠商方面,僅組裝標準部件的廠商與專注于部件易用性的廠商之間的差距,在電池耐久性這個指標上將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原因是僅憑充電電池容量和部件性能參數難以檢測的要素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夏普的河內表示,“在如何利用充分部件的調整部分,整體的耗電量將會發生很大變化。能否在不犧牲性能和外觀設計的前提下,找到電池容量和耗電量的最佳平衡點,這會是手機廠商之間實現差異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