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組合電源使用壽命的方法
溫度補償
在一些比較偏僻的通信站點,由于很少配有空調,所以環境溫度變化較大,這對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速度有很大的影響。電池靜置時,通常要求在0~40℃的條件下。溫度太高將會使得電池的自放電加劇。而電池在使用時條件更苛刻,通常要求在20~25℃之間。在這種條件下,電池性能最佳,壽命最長。低溫,會使得電池容量降低,充電接收能力下降,充放電循環壽命下降;高溫,會使得Pb+2h2O→PbO2+4H++4e-反應加劇,導致失水,板柵腐蝕增加。因此,組合電源監控設備上應有“電池過溫告警”的設置,一旦電池溫度過高,系統就會發出告警。當電池不是工作在電池廠家推薦的最佳溫度下時,電池的充電電壓應進行調整。溫度越高,充電電壓越低,稱為“溫度補償”。組合電源的監控設備通過“溫度補償系數”這項參數來對充電電壓進行調整,電壓調整值為:
ΔV=-溫度補償系數(mV/℃)×(電池溫度-基準溫度)×N
這里,基準溫度通常是20℃或者25℃;N為組內電池節數,通常為24或12。由于各種電池采用的工藝和材料不同,實際應用中的溫度補償系數應根據電池廠家給出的數據進行調整。
組合電源的溫度補償功能就是要將溫度對電池的影響減至最小,但絕不是說有了充電電壓的調節系數,電池就可以在任意環境溫度下使用。要知道,溫度低時,由于浮充電壓增大,同樣會引起浮充電流增大,板柵腐蝕加速等一系列的問題;而溫度高時,浮充電壓減小,也會形成電池充電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測試和小電流放電
為了保持電池化學活性,特別對于長期不停電的應用場所,有時需要對電池進行放電,“測試”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在線放電方法。測試需要由用戶人工啟動,測試電壓用戶可以自由設置。為了防止用戶一時疏忽,在測試持續8h以后,組合電源的監控設備應退出測試狀態,并且自動進行一次均充。
小電流放電同“測試”一樣,也是一種在線放電方法,但它是自動啟動執行的。組合電源的監控設備中可以設置一個“小電流放電允許開關”,當此開關允許,并且自動均充周期時間到達時,監控器首先降低整流器限流值或者調低整流器輸出電壓來使得電池以較小的電流放電,并且持續6h,然后再進行完整的均充。換言之,在自動均充前面可以有6h的放電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測試是人工啟動,小電流放電是自動啟動,啟動成功還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即任何一組電池的剩余容量要大于8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