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3-07-28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提出并介紹了歐姆邏輯無環流檢測的一種方案——全關斷檢測,并與軟件檢測和電流互感器檢測進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全關斷檢測方案準確可行的結論。全關斷的輸出信號與上述兩種信號進行綜合利用,從而準確可靠地實現了歐姆的邏輯無環流控制。

        1 引 言

        中國環流器2號A(HL—2A)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大型受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其主機由德國ASDEX裝置主機主要部件經適當改造而成,其磁場線圈所需的供電系統及其它的配套系統則完全由我院自行研制。

        歐姆線圈(OH)在HL—2A中的作用是擊穿氣體、建立、維持并加熱等離子體電流,因而為其供電的歐姆電源在裝置實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歐姆電源如圖1所示,有正負各兩組共計四組電源。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圖1 歐姆電源示意圖

        其中1號和3號整流柜為正組,2號和4號整流柜為負組,正組輸出電壓1600V,負組800V,兩組的輸出電流都是30kA。

        隨著實驗的深入,實驗需求參數的不斷提高,就要求實現歐姆電源正負組的無環流運行。歐姆電源的邏輯無環流運行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正組整流階段為歐姆線圈充磁,開始放電時正組快速進入逆變段,將氣體擊穿、維持等離子體電流上升,在正組電流過零后將正組封鎖,緊接著負組以整流狀態投入工作,繼續推動等離子體電流上升并維持平頂,平頂結束后負組以逆變方式控制等離子體電流下降,電流過零后封鎖負組,完成一次放電。對實驗來講,要實現邏輯無環流并確保裝置的安全,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歐姆電流的過零檢測。

        為了檢測歐姆的過零情況,可靠地實現邏輯無環流控制,對比實際情況,我們開發研制了全關斷板。

        2 幾種關斷檢測方法的比較

        要實現邏輯無環流的準確穩定運行,最關鍵的是如何準確判斷正組的全關斷時刻。因為如果判斷關斷提前,而實際上正組整流器還沒有全關斷,這時按設定的邏輯程序就把負組整流器開通,正組整流器和負組整流器之間就會形成大環流,則對電源設備的安全構成嚴重危害;如果判斷關斷延后,正組整流器和負組整流器之間切換的死區時間過長,則影響裝置放電以至放電失敗。

        全關斷檢測對電源系統安全和裝置放電的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通常采用檢測整流器的直流輸出電流是否過零來判斷其是否關斷,習慣上就叫做過零檢測,下面是對幾種檢測方法的分析和比較。

        2.1 軟件過零檢測方法

        采用直流傳感器的信號,經過采集板卡送入計算機,預先設置一個比較值,通過程序來比較,在檢測到電流值小于這個值的時候,則認為過零,由于大電流傳感器測量精度的局限性和現場干擾嚴重,容易造成誤判,而且過零檢測程序與復雜的裝置放電控制程序編在一起,只檢測第一次過零,在電流出現波動時,它不能判斷再過零,如圖2所示。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圖2 軟件檢測過零時電流出現波動時過零判斷示意圖

        其中Utk2-OH為軟件檢測過零信號,I-OH為歐姆電源電流,因為互感器測量方向接反,所以歐姆電流顯示為負(下同)。當過零信號反轉時,實際上還有一定電流,整流器并沒有真正關斷,且處于續流狀態。如果放電正常,通過軟件延時適當時間,可以控制在正組整流器真正關斷時再開通負組整流器,其轉換死區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和程序速度。但如果放電不正常,正好在過零信號反轉,軟件延時時,等離子體電流破裂,其能量耦合到歐姆原邊,正組電流增加,續流時間增長,軟件又只檢測出一個過零點,如果在軟件延時(固定值)結束后開通負組整流器,此時正組整流器還在續流,將產生環流。

        采用直流傳感器的信號,經過采集板卡送入計算機,預先設置一個比較值,通過程序來比較,在檢測到電流值小于這個值的時候,則認為過零,由于大電流傳感器測量精度的局限性和現場干擾嚴重,容易造成誤判,而且過零檢測程序與復雜的裝置放電控制程序編在一起,只檢測第一次過零,在電流出現波動時,它不能判斷再過零,如圖2所示。其中Utk2-OH為軟件檢測過零信號,I-OH為歐姆電源電流,因為互感器測量方向接反,所以歐姆電流顯示為負(下同)。

        當過零信號反轉時,實際上還有一定電流,整流器并沒有真正關斷,且處于續流狀態。如果放電正常,通過軟件延時適當時間,可以控制在正組整流器真正關斷時再開通負組整流器,其轉換死區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和程序速度。但如果放電不正常,正好在過零信號反轉,軟件延時時,等離子體電流破裂,其能量耦合到歐姆原邊,正組電流增加,續流時間增長,軟件又只檢測出一個過零點,如果在軟件延時(固定值)結束后開通負組整流器,此時正組整流器還在續流,將產生環流。

        2.2 硬件過零檢測方法

        此方法用硬件來實現,采用霍爾元件測得歐姆整流器正組總電流信號來作為輸入信號,在正常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準確檢測出關斷時刻,但是在電源出現某些異常情況時,如逆變失敗或電流不為零時提前封鎖,電流又恰好是在零點附近,則該檢測方法會多次顯示過零情況。而此方法檢測出第一次過零信號時,實際上整流器不一定是全關斷的,只是因為電源某兩相的電壓通過某一對晶閘管加到OH線圈上,在一直流激磁電流的基礎上,不斷地對其激磁消磁, OH線圈能量并通過回路電阻消耗,直到OH線圈的直流電流衰減到零,整流器真正關斷。如圖3所示。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圖3 硬件過零檢測提前封鎖時的波形

        其中V-OH為歐姆電源電壓,Utk1-OH為硬件檢測過零信號。

        2.3管壓降過零檢測方法

        鑒于以上兩種方法各自的缺陷,現在采用一種新的檢測方法,通過檢測晶閘管兩端的管壓降來判斷是否完全關斷。這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所有的管子都關斷,則負載中沒有電流,管壓降為幾百伏,如果還有管子導通,則負載中還有電流,管壓降則為幾伏,通過對管壓降的檢測來判斷是否全關斷,即可判斷是否有負載電流。針對這種特點,設計了晶閘管全關斷

        為了可靠判斷晶閘管關斷,取相電壓的15度時為判斷的時刻=700×0.25=175V,即當管子兩端電壓高于175V時,判斷管子為關斷狀態;當管子兩端電壓小于175V時,判斷管子為導通狀態,如圖4。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圖4 全關斷檢測原理分析

        (a)分別是A、B、C三相電壓,(b)、(c)、(d)分別是共陰極組的三個晶閘管的狀態信號,它包括正向電壓和反向電壓,中間有30度的低電平,將b、c、d三個信號相與,得到一個脈沖系列信號e,表示管子已全部關斷。經此信號用一個單穩整形為電平信號,用來表示關斷信號。

        3 晶閘管全關斷

        圖5即為晶閘管全管斷電路原理圖。
        晶閘管整流器全關斷檢測電路的設計

        圖5 全關斷檢測電路原理圖

        每個晶閘管兩端分別分壓,按正反方向接兩個光耦,當管子兩端為正電壓時,其中一個光耦導通,如果管子兩端為負電壓時,另一個光耦導通,光耦導通時輸出信號都為1,否則為0。將這兩個信號進行“或”處理,得到一個信號,如果“或”之后的信號(即一個晶閘管的信號)仍然為1時,則可判斷此晶閘管為關斷狀 態,反之則為導通狀態。

        六個晶閘管的信號“與”之后的信號為1時,判斷此時為晶閘管全關斷狀態。通過調節單穩態觸發器RC與C的電阻及電容,使其輸出高電平保持60 ,這樣能保證準確反映脈沖狀態,所有管子關斷時就為高電平,當60 后無脈沖,則無高電平輸出。也就是說,只要有晶閘管導通,則輸出的狀態信號就為0。因而在等離子體破裂時,導致正組續流時間增長,就會有低電平輸出。

        在此電路中,光耦工作在線性區,至少是在正弦波的下部是工作在線性區,即在正弦波底部電壓很低的情況下,光耦也能導通,真實反映晶閘管兩端承受的電壓。而正弦波電壓較高的那部分更能使光耦導通。現在以一個光耦的輸出為例來介紹板子的工作原理。

        先假設一個光耦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开封市| 江华| 佛冈县| 花垣县| 明星| 永春县| 泾川县| 肥东县| 年辖:市辖区| 汉源县| 六枝特区| 岳池县| 平塘县| 延庆县| 铁力市| 桦川县| 泗洪县| 将乐县| 阳朔县| 广南县| 青川县| 宁远县| 卢湾区| 华容县| 杨浦区| 宁安市| 周至县| 株洲县| 大连市| 威宁| 南丹县| 渑池县| 谢通门县| 微山县| 镇康县| 津南区| 启东市| 中江县| 宾川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