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新技術有助于降低LCD電視功耗
如果電流阱高效運行,則重要的是VSET和VDS之間的壓降小。內置失調抑制功能運放的LED驅動器可將VSET保持在低至125mV~250mV的水平。要讓VDS有一個高于VDS ( SAT)150mV的額外的裕度, 則電流阱就要有大約400mV的總壓降。如果一串LED含有8個LED(VF=8×3.2=25.6V),則ISINK會產生大約1.5%的功率損失。若AMS的背光LED驅動器不支持電壓失調抑制功能,則所需的VSET就會更高,這樣一來在電流阱上的功率損失也會更大。
電源優化
如上所述,從LED驅動器到SMPS之間的反饋回路將漏極電壓設定為最小值。輸出電流阱的實現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案是用簡單確定的電流輸出驅動器和一只外接電容(圖7a);也可以采用一個數字控制電路設定起動/釋放時間,并用一個數模轉換器(IDAC)控制電流輸出(圖7b)。
上述兩種方案均提供高的效率,適用于帶電壓反饋的所有類型SMPS,也可以將來自多個驅動器的反饋線接到相同SMPS上,如混合架構系統要求的那樣。不過,第二種數字實現還具備一些特殊優勢。除了無需輸出電容器以外,數字電路還使設計人員不用定義反饋系統的起始和衰減時間。將一個帶衰減延遲的快速起動時間與相對緩慢的衰減相結合,可以提高顯示器的性能。
在需要快速改變亮度的場景下,上述數字電路的優勢體現得更為明顯。此時,當屏幕由暗改變至全亮時,快速的起動時間消除了可察覺的虛假亮度效果。模擬解決方案是在一個短暫黑幀期間,逐步地調節LED的輸出,因此如果下個明亮幀是全亮,就會產生一個可察覺的延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