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作者: 時間:2013-09-20 來源:網絡 收藏
        -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可調電阻RP1和RP2)))用精密可調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8298.htm

          諧振電容C8)))瓷介電容耐壓不小于63V.

          整流橋D5-D8)))用高頻開關管1N4148.

          精密電壓源)))TL431.

          運放IC3)))OPA335,TI公司的軌對軌精密單運放。

          晶體管Q3、Q4和Q5)))要求漏電流小于0.1uA,放大倍數大于200,圖中已標型號。

          發光管LED2)))普亮(紅),正向VA特性盡可能陡直(動態電阻小,穩壓特性好)。

          發送線圈L1)))用U1mm的漆包線在U66mm的圓柱體(易拉罐正好)上密繞20匝,用502膠適當粘接,脫胎成桶形線圈。

          接收線圈L2)))用U0.4mm的漆包線在同樣的圓柱體上密繞20匝,脫胎后整理成密圈形然后粘接固定。這是為了使接收單元盡可能薄型化。

          4 調試要點

          在發送單元的FUSE1回路上串入電流表,以保持監測。按以下順序調試。

          4.1 調工作頻率

          調PR1使F1-F2產生的方波頻率與C8L1的諧振頻率一致。此時電流表的讀數最小,接收線圈L2所得的感應電壓最大,暫不接被充電池BT2

          4.2 調基準電壓

          保持L1與L2相距2cm并同軸,此時C5兩端的直流電壓應當有18-20V.

          調RP2使其兩端電壓為4.15V,這就是鋰離子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改變L1與L2的間距,在0-6cm之間基準電壓應當恒定為4.15V.

          任何一項調試必須在保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行。

          4.3 調充電控制

          增大L1與L2的間距(約55mm),使C5兩端的直流電壓降為8V.或者關掉發送單元,在C5兩端接上8V的實驗電源。

          在運放輸出高電位的情況下,將R10換成5M的電位器,由大往小調,在能保證Q4完全飽和的情況下,對其電阻的最大值取3/4,成為調定的R10.這是為了即保證控制可靠,又要盡可能省電。

          4.4 調充滿顯示

          在運放輸出高電位時,保證Q3截止(LED3不亮)的前提下,R5取最大。

          在運放輸出低電位時,在LED3中串入電流表,調R8使電流表讀數為0.5mA,此時LED3有足夠的亮度(方法同4-3,目的同4-3)。

          這樣,接收單元的充電控制電路總耗電不到2mA.其中R4支路有1mA左右,Q3和Q4有0.5mA(Q3和Q4不會同時導通),IC2耗電更小(小于0.01mA)。

          5 性能測試

          應保證L1與L2附近沒有其他金屬或磁介質。

          5.1 耦合性能

          在接收單元空載(不接被充電池)情況下,保持L1與L2同軸,改變L1-L2間距,測量接收單元C5兩端電壓DCV.

          在5cm內,充電控制電路能保證準確可靠的工作,6cm仍可充電。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5.2 充電控制

          保持L1與L2同軸并固定于相距2cm,接上待充電池,并接上電壓表。

          斷開SW,電流表讀數為10mA,此為慢充電工作方式;接通SW,電流表讀數為30mA,此為快充電工作方式。

          當充電使電壓表讀數達到4.15V時,LED3熄且LED2亮,同時電流表讀數為零,表明電池BT2已被充滿并自動停止充電,并且顯示這一狀態。

          測試時,被充電池可用一只20000uF電容代替,以縮短充電時間便于測試。

          5.3 換能效率

          仍保持L1與L2同軸相距2cm,充電器分別工作于快充、慢充和停充,測量。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5.4 電源切換

          斷開S1,繼電器復位,由直流電源BT1供電;接通S1,繼電器吸合,由交流電源供電,此時BT1被斷開。

          兩種供電方式對以上測試結果完全相同。

          S3用于兩種供電方式的人工切換或強行用直流,一般處于接通狀態。

          6 結語

          作為可行性探索實驗的樣機,本設計僅針對100mAh左右的小容量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適用于MP3、MP4和藍牙耳機等袖珍式數碼產品。將它推廣到大容量電池,并不存在原則性的障礙。當然,從實驗室的樣機到市場中的產品,可能還有比較漫長和艱難的工作,如電磁輻射的泄漏問題,成本控制與產品工藝,以及市場切入與消費啟動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上高县| 本溪市| 三原县| 安新县| 伊金霍洛旗| 永川市| 潮安县| 休宁县| 明水县| 平湖市| 沽源县| 凉山| 遵义市| 焦作市| 古交市| 崇左市| 卓资县| 防城港市| 沅江市| 吉木萨尔县| 剑河县| 体育| 万安县| 景泰县| 左权县| 汤阴县| 湖南省| 兴宁市| 杂多县| 桐城市| 龙江县| 济宁市| 江达县| 亚东县| 醴陵市| 庆云县| 法库县| 班玛县| 自治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