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工業開關電源需求兩極發展,五大陣營各出奇招

        工業開關電源需求兩極發展,五大陣營各出奇招

        作者: 時間:2013-09-21 來源:網絡 收藏
        ght: 25px; ">  在大功率領域,全橋移相ZVS軟開關技術在解決的效率上功不可沒。從TI公司的UC3875到UCC3895,再從Linear公司的LTC1922到LTC3722增加了自適應檢測技術,使全橋移相技術達到了頂峰。然而,在同步整流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它卻無法實現最佳的ZVS同步整流。因為全橋移相電路在本質上是屬于非對稱的,它無法實現完全的ZVS同步整流,由于其開啟和關斷過程總有一半是硬開關,因而效率比不上對稱電路拓撲的ZVS方式的同步整流。最新的科技成果應該是 INTERSIL公司推出的PWM對稱全橋的ZVS控制IC-ISL6752。它既能控制初級側的四個MOS開關為ZVS工作狀態,又能準確地給出控制二次側的同步整流為ZVS工作狀態的驅動信號。采用這顆IC制作的400W的DC/DC再加上先進的功率MOSFET,轉換效率可達到9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8284.htm

          對于小功率的,則仍舊是反激變換器的PWM控制IC,但是它必須要能很好地解決二次側的同步整流的控制方式。OnSemi公司的NCP1207 和NCP1377是高壓AC/DC領域的佼佼者。若能再配上TI公司的反激變換器的同步整流控制IC-UCC27226,則能使它們成為幾乎完美無瑕的高效率電源。低壓DC/DC領域中的反激變換器控制IC中,Linear公司的LTC3806則是上乘之作。LTC3806不僅能控制好PWM,還給出準確的二次側同步整流驅動信號,是低壓小功率電源控制IC的杰作。

          綜上所述,設計時可以選擇最佳控制方式和最佳電路拓撲。大功率應該是全橋ZVS加上二次側ZVS同步整流,典型控制IC是ISL6752;中等功率到小功率應該是有源箝位正激變換ZVS軟開關配上二次側的預檢測柵驅動技術的同步整流;而小功率應該是配好同步整流的反激變換。當然,這里沒有絕對的界限,只是不同的條件下應該有相應的最佳選擇。

          四、同步整流技術實現高效

          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同步整流技術誕生以來,開關電源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采用IC控制技術的同步整流方案已經為研發工程師普遍接受,現在的同步整流技術都在努力實現ZVS、ZCS方式的同步整流。

          從2002年美國銀河公司發表了ZVS同步整流技術之后,現在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方式的同步整流系巧妙地將二次側驅動同步整流的脈沖信號調為比一次側的PWM脈沖信號的上升沿超前,下降沿滯后的方法實現了同步整流MOS的ZVS方式工作。最新問世的雙輸出式PWM控制IC幾乎都在控制邏輯內增加了對二次側實現ZVS同步整流的控制端子。例如:Linear公司的LTC3722、LTC3723,INTERSIL公司的ISL6752等。這些IC不僅努力解決好初級側功率MOSFET的軟開關,而且著力解決好二次側的ZVS方式的同步整流,轉換效率可達94%以上。

          在非對稱的開關電源電路拓撲中,特別是對于性能良好的正激電路或正激有源箝位電路,在二次側的同步整流中,為了實現ZVS方式的同步整流,消除MOSFET體二極管的導通損耗和反向恢復時間帶來的損耗,TI公司的專利技術“預檢測柵驅動技術”在控制芯片中增加了大量的數字控制技術,正激電路同步整流的控制芯片 UCC27228的誕生使正激電路的效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再配合好初級側的有源箝位技術之后,使這種最新的電路模式既做到了初級側的軟開關ZVS方式工作,又解決了磁芯復位及能量回饋,減輕了功率 MOSFET的電壓應力,還做到了二次側的ZVS最佳狀態的同步整流,綜合使用這兩項技術的中小功率的DC/DC變換器,其效率都在94%以上,功率密度也都能達到200W/in以上。

          高頻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在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及各種電源系統中,開關電源技術均處于核心地位。對于大型電解電鍍電源,傳統的電路非常龐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頓開關電源技術,其體積和重量都會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極大提高電源利用效率、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在電動汽車和變頻傳動中,更是離不開開關電源技術,通過開關電源改變用電頻率,從而達到近于理想的負載匹配和驅動控制。高頻開關電源技術,更是各種大功率開關電源(逆變焊機、通訊電源、高頻加熱電源、激光器電源、電力操作電源等)的核心技術。

          1.高頻化

          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表明,電氣產品的變壓器、電感和電容的體積重量與供電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當我們把頻率從工頻50Hz提高到20kHz,提高400倍的話,用電設備的體積重量大體下降至工頻設計的5~l0%。無論是逆變式整流焊機,還是通訊電源用的開關式整流器,都是基于這一原理。同樣,傳統“整流行業”的電鍍、電解、電加工、充電、浮充電、電力合閘用等各種直流電源也可以根據這一原理進行改造, 成為“開關變換類電源”,其主要材料可以節約90%或更高,還可節電30%或更多。由于功率電子器件工作頻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許多原來采用電子管的傳統高頻設備固態化,帶來顯著節能、節水、節約材料的經濟效益,更可體現技術含量的價值。

          2.模塊化

          模塊化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塊化,其二是指電源單元的模塊化。我們常見的器件模塊,含有一單元、兩單元、六單元直至七元,包括開關器件和與之反并聯的續流二極管,實質上都屬于“標準”功率模塊(SPM)。近年,有些公司把開關器件的驅動保護電路也裝到功率模塊中去,構成了“智能化” 功率模塊(IPM),不但縮小了整機的體積,更方便了整機的設計制造。實際上,由于頻率的不斷提高,致使引線寄生電感、寄生電容的影響愈加嚴重,對器件造成更大的電應力(表現為過電壓、過電流毛刺)。為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有些制造商開發了“用戶專用”功率模塊(ASPM),它把一臺整機的幾乎所有硬件都以芯片的形式安裝到一個模塊中,使元器件之間不再有傳統的引線連接,這樣的模塊經過嚴格、合理的熱、電、機械方面的設計,達到優化完美的境地。它類似于微電子中的用戶專用集成電路(ASIC)。只要把控制軟件寫入該模塊中的微處理器芯片,再把整個模塊固定在相應的散熱器上,就構成一臺新型的開關電源裝置。由此可見,模塊化的目的不僅在于使用方便,縮小整機體積,更重要的是取消傳統連線,把寄生參數降到最小,從而把器件承受的電應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另外,大功率的開關電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提高可靠性方面的考慮,一般采用多個獨立的模塊單元并聯工作,采用均流技術,所有模塊共同分擔負載電流,一旦其中某個模塊失效,其它模塊再平均分擔負載電流。這樣,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 在有限的器件容量的情況下滿足了大電流輸出的要求, 而且通過增加相對整個系統來說功率很小的冗余電源模塊,極大的提高系統可靠性,即使萬一出現單模塊故障,也不會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而且為修復提供充分的時間。

          3. 數字化

          在傳統功率電子技術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擬信號來設計和工作的。在六、七十年代,電力電子技術完全是建立在模擬電路基礎上的。但是,現在數字式信號、數字電路顯得越來越重要,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日趨完善成熟,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優點:便于計算機處理控制、避免模擬信號的畸變失真、減小雜散信號的干擾(提高抗干擾能力)、便于軟件包調試和遙感遙測遙調,也便于自診斷、容錯等技術的植入。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對于各類電路和系統



        關鍵詞: 西門子 開關電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景谷| 永泰县| 广昌县| 罗江县| 榕江县| 隆昌县| 绥滨县| 长治县| 水城县| 哈尔滨市| 兴海县| 临猗县| 开平市| 平乡县| 休宁县| 罗定市| 原平市| 榆树市| 海南省| 洪湖市| 富宁县| 马尔康县| 江城| 嘉义县| 区。| 六盘水市| 益阳市| 长岭县| 海城市| 巴林左旗| 建平县| 荥经县| 调兵山市| 额尔古纳市| 清丰县| 新平| 肇东市| 楚雄市| 和平区|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