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電源研發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電源研發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作者: 時間:2014-01-22 來源:網絡 收藏

        什么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6722.htm

        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 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

        風能:風能是指風所負載的能量,風能的大小決定于風速和空氣的密度。我國北方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島嶼,風能資源豐富。據國家氣象部門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陸地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為2.53億千瓦,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島嶼、新疆、甘肅、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此外,我國海上風能資源也很豐富,初步估計是陸地風能資源的3倍左右,可開發利用的資源總量為7.5億千瓦。

        太陽能:太陽能是指太陽所負載的能量,它的計量一般以陽光照射到地面的輻射總量,包括太陽的直接輻射和天空散射輻射的總和。太陽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光伏發電系統,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太陽能聚熱系統,利用太陽能的熱能產生電能;被動式太陽房;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取暖和制冷。

        小水電:水的流動可產生能量,通過捕獲水流動的能量發電,成為水電。小水電在我國是指總裝機容量小于或等于5萬千瓦的水電站。

        生物質能:生物質能包括自然界可用作能源用途的各種植物,人畜排泄物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的能源,如薪柴,沼氣,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林業加工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城市有機垃圾,工農業有機廢水和其它野生植物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焚燒和其它方式用于發電。

        地熱能:地熱能是貯存在地下巖市和流體中的熱能,它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為建筑物供熱和制冷。根據測算,全球潛在地熱資源總量相當于493億噸標準煤。

        海洋能:海洋能是潮汐,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和海流能的統稱,海洋通過各種物理過程接收,儲存和散發能量,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溫度差,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例如,潮汐能的形式源于月亮和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漲潮和落潮之間所負載的能量稱之為潮汐能;潮汐和風又形成了海洋波浪,從而產生波浪能;太陽照射在海洋的表面,使海洋的上部和底部形成溫差,從而形成溫差能。所有這些形式的海洋能都可以用來發電。我國蘊藏著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但缺乏有效的開發利用

        我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潛力。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風能資源儲量十分豐富,我國2/3以上的地區日照時數大于2000小時,年均輻射量約為5900兆焦耳/平方米。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發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目前,太陽能已在建筑取暖、制冷、制造電池等方面有所應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示范小區以及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成,為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開了先河。但是,我國對太陽能無論是開發利用的規模,還是社會公眾利用太陽能的意識,與國外有些國家相比,都相距甚遠。

        我國風能資源也非常豐富,依據全國900多個氣象站的資料分析與評估,我國風能總儲量為32.26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為2.53億千瓦。風力發電是技術最成熟、最具開發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國際上,風能早已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被譽為“綠色電力”。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風能并網發電以來,歷時20年,風電上網的裝機容量已發展到50多萬千瓦。但是,從市場占有率、從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以及發電設備制造水平等方面看,與國外有些國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風力發電發展緩慢,至今沒有形成大的產業和市場。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測算,在今后20~30年內,我國具備可利用條件的小水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資源量預計每年可達到8億噸標準煤,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如果國家政策給予有力的支持,在今后幾十年,我國可再生能源事業還可以得到更大的發展,其利用量在全國一次能源總消費量中的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真正成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后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

        但是,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費結構中比例很低。煤炭占整個能源消費構成的66%、石油占23%、天然氣為2.7%,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只占整個能源消耗的2.5%。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硏究和推廣應用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形成了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支撐體系和設備制造能力,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奠定了基礎。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還比較落后,市場發育還不夠成熟。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新興產業,與常規能源技術相比,仍處在發展初期,一些原材料和產品國產化程度低,加大了產品的生產成本,目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水平和產業化程度。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能源消費比例中達到30%。面對即將到來的可再生能源時代,各國正在迅速前進。除水電之外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在去年已超過了100GW,同時全球總的發電能力為3.35TW,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在全球總的發電能力所占的比例已升至3%。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總目標是: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逐步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產業化,并使多數可再生能源技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市縣商品化大規模應用,增大可再生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

        截至今年,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萬千瓦。再生物質氣化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萬千瓦,風電裝機同量降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2%,生物制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2%,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曲阜市| 商洛市| 武定县| 江津市| 陕西省| 车致| 普兰店市| 鹰潭市| 乡宁县| 绥阳县| 桐城市| 阿图什市| 德保县| 三河市| 昭平县| 高碑店市| 东源县| 汶上县| 海伦市| 镇巴县| 沙洋县| 宝山区| 巫山县| 铁力市| 磐安县| 揭阳市| 盐亭县| 盐池县| 芷江| 且末县| 宁河县| 北京市| 渭源县| 米林县| 商城县| 乌兰察布市| 神农架林区| 兴仁县| 广饶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