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中國LED照明技術領域發展瓶頸解析

        中國LED照明技術領域發展瓶頸解析

        作者: 時間:2011-07-09 來源:網絡 收藏
          LED——這個被稱為繼明火和白熾燈之后第三次照明革命的產業,因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已被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力扶持,以期其能夠成為國家重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更是將其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與“十一五”國家“863”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并給予了大力支持。業內人士預計,2010年我國整個產值將超過千億元,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開拓,這一數字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不過,在大力發展的同時,我國在技術發展領域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外延片、芯片的研發力量薄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較少。

          目前,我國從事LED外延片及芯片研發生產的企業僅有60余家,而且多數是在1999年后成立的,起步較晚,規模較小。這些企業的設備主要依靠進口,對外依賴性較強,而且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研發力量薄弱,外延片、芯片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其品質與國外相比,至少有5年以上的差距,尤其亮度、光效等核心參數。
          另外,國內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較少,例如芯片基片制造的主流技術藍寶石襯底技術和碳化硅襯底技術,由于對技術和工藝水平要求苛刻,目前僅被日本日亞公司和美國Cree公司掌控,我國使用的大多是日本日亞的藍寶石襯底技術,但需要向日本日亞繳納不菲的專利費用。

          二、封裝工藝水平總體不高。

          封裝技術的含金量不亞于芯片生產,目前我國封裝企業所要面對的問題還很多,包括如何解決LED散熱,如何降低LED的熱阻,如何增加LED出光效率,如何增加LED的可靠性,如何在白光LED生產上突破專利的壁壘。

          另外,我國LED封裝設備制造及整線配套能力與國外差距較大,除四十五所生產的劃片機及一些輔助設備能滿足生產線使用外,其余大量的(如芯片粘片機、引線焊接機、測試機、編帶機等)自動化設備仍然依賴進口,并且上述這些關鍵設備進口價格較高,一條生產線大體在50萬美元,國外新推出的設備如共晶焊機價格則更高,單臺價格超過20萬美元。對剛剛起步的許多國內LED封裝企業來說,昂貴的進口設備嚴重限制了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也限制了企業對設備研究的重視度,影響了封裝工藝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在發展技術領域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如果能夠在外延、芯片的制備以及自主封裝技術方面堅持自主創新,彌補與國外的差距,完全有可能實現LED照明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长春市| 嘉峪关市| 华池县| 昂仁县| 交城县| 诸城市| 邻水| 常州市| 天峻县| 菏泽市| 吉隆县| 乌苏市| 延安市| 水城县| 巫山县| 祥云县| 阿克苏市| 连南| 陵川县| 庄浪县| 尼勒克县| 遂平县| 寻甸| 威海市| 伊通| 增城市| 关岭| 章丘市| 两当县| 青浦区| 海丰县| 承德市| 齐齐哈尔市| 克山县| 淮安市| 绩溪县| 万安县| 临高县| 名山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