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UL對LED燈具散熱基板要求嚴格 成本與安全成兩難

        UL對LED燈具散熱基板要求嚴格 成本與安全成兩難

        作者: 時間:2011-07-27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照明產品暨相關組件第一版安全標準《ANSI/UL 8750》于2009年底正 式生效,并取得美國國家標準機構(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NSI)與加拿大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 Association,CSA)認可,成為北美地區的通用標準后,更加速了這場變革。

        安規標準的出爐,意味著業界有一個更明確的安全規范可依循,也促使燈具企業終于可以放心地火力全開,大量開發照明產品。

        LED雖然具有節能的優勢,卻也有眾所周知的散熱難題;相比傳統燈具,LED功率低,其輸入的電能會大量轉變成熱能,再加上為了獲得大功率,常需要多個并聯使用,故必須提供足夠的散熱能力。

        身負LED效能關鍵的,其材料的選用,對于LED燈具的安全性具有極大的影響;如何做周延的考慮,以兼顧產品安全與散熱的效能,是業者的一項嚴格挑戰。

        本文將透過對相關標準的解構,點出必須注意的安全問題,以利LED廠商對散熱基板的安全設計及成本考慮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前做好準備。

          散熱關鍵在于LED芯片封裝與基板設計

        除了高功率的LED外,大多數的LED燈具為了要達到與傳統燈具相當的照明亮度,必須將LED芯片封裝設計成不同形狀的數組;又為了要達到控制的要求,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將LED芯片封裝焊接到電路板上。由于LED照明功率與發熱功率比大約為1:4,隨著LED功率的差異,配合的電路板也必須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用在一般手電筒或指示用的低功率LED,因電路簡單,間距較寬,所以一般的酚醛樹脂紙基板 (Paper Phenolic ∠XPC、FR-1) 或玻璃纖維含浸環氧樹脂基板 (Fiberglass reinforced epoxy ∠FR-4) 就足夠提供機械支撐,并透過空氣自然對流即可散熱,達到控制目的。若要達到大功率高照明度的要求,因發熱量的增加與電路排列密度的提高,將使上述基板無法提供足夠的散熱能力。

        LED燈具對散熱有嚴苛要求,又要兼顧有限的散熱面積及電路間的絕緣,基板設計就顯得格外重要。陶瓷基板雖然可以同時滿足散熱與絕緣要求,然而陶瓷基板的制作難度非常高,本身的脆性也不利于大面積的數組,業者不得不采用將絕緣材料貼在鋁或鐵質等散熱基板上的多層結構,利用接腳的焊接,將芯片封裝的熱直接傳導到散熱材料上,甚至還有將絕緣材料、或者是防焊油墨等涂布材料改為散熱材質的構想,以達到更佳的散熱表現。

          嚴格的散熱要求 成本與安全成兩難

        燈具的安規要求如同金字塔一樣,透過預選(Pre-selection)機制,選擇符合認證的材料,將可減少最終產品所需通過的耐久性測試項目。因此,LED模塊內的材料皆須通過對應的認證,以確保燈具產品能夠長久使用而不致發生危險。

        UL 8750即要求LED基板必須具備對應的電路板使用溫度認證與耐燃等級認可(列于UL 796之中);而電路板所用的有機絕緣材料或涂布材料,也必須取得對應的長時間使用溫度(或稱為相對熱指數,Relative Thermal Index, RTI,列于UL 746E之中)與耐燃等級認可。

        這些要求均會受到LED燈具產品實際使用時的內部溫度影響:內部溫度愈低,對散熱材料的溫度等級要求也就愈低。然而,散熱程度有賴于材料的改質,散熱表現愈好的材料價格相對昂貴,使企業面臨成本與安全要求兩難的局面。

          取得市場認證材料商 寥寥可數

        散熱材料的配方多屬機密或專利保護,因此散熱基板的差異性很大,沒有辦法像FR-1、FR-4等業界長年使用的材料一樣,通用且特性廣為人知。此外,在取得相對溫度指數(Relative Temperature Index, RTI) 高于90℃以上的認可時,均必須進行長達9到18個月以上的長時間測試,甚至可能出現無法一次就能取得有效結果的狀況;加上在取得材料認可之后,又必須再進行2到4個月的電路板制作能力認可,種種原因使得長時間缺料的情況屢見不鮮。

        目前全球取得散熱基板耐溫認可的材料商寥寥可數,且多非大型制造商。關于已取得認可的廠商名單,可至UL的公開認證數據庫查詢 (http://database.ul.com/cgi-bin/XYV/template/LISEXT/1FRAME/index.html)。

          LED散熱基板的認證障礙與突破點

        除了本身具有足夠散熱能力的絕緣基板材料,其它用于結合銅箔線路與散熱材料的中間絕緣材料層,皆須以結合后的結構進行耐溫測試。

        依據標準,擔負所有散熱能力的絕緣材料,在RTI評估時,需要進行介電強度(Dielectric)、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分層(Delamination)與耐燃(Flammability)等長時間熱衰退分析。至于結合散熱材料的復合結構,則必須進行介電強度、定寬度導體抗撕強度(Bond Strength)與耐燃的熱衰退分析。

        得到適當的RTI之后,電路板制造商還必須制作適當的樣品,再次進行在固定溫度、不同寬度下的導體抗撕強度、分層結合性觀察與涂布防焊材料的耐燃測試,以判定電路板制造商的制作能力。在適當的聚合條件環境下,散熱材料的耐燃能力通常是無庸置疑;至于在其它特性的表現,對散熱材料而言就是相當大的考驗。

        盡管是新用途要求,為了達到銅箔與散熱材料的結合性、尺寸安定性、耐溫與耐燃性的要求,環氧樹脂相較于壓克力樹脂(Acrylic) 或是硅樹脂(Silicon),還是最方便的改質基質(Matrix)。

        材料的散熱能力,大多是透過添加無機陶瓷粒子(不導電但導熱,金屬粒子則因會導電而無法采用)以達到散熱要求;而添加量與分散的狀況,皆會影響環氧樹脂的結合性。

        一般情況而言,當重量添加超過10%,不但硬化的特性不好掌握,與銅箔導體的結合能力很有可能降低到標準以下,甚至也會發生脆化或者直接發生烘烤后分層的情況;分散情況不佳或者粒子形狀不完美時,也會發生介電強度不均勻(heterogeneous或是anisotropic) 的情況。雖然奈米等級的粒子分散已證實能夠減少添加量并維持散熱特性,同時減少其它環境特性,但奈米等級的粒子成本高,如何能夠將其大量添加到黏稠的環氧樹脂后,仍維持奈米等級的存在與分散,也是高難度與高成本的挑戰。

        結論

        LED散熱基板維系高效率LED照明的發展,但其技術難度與障礙并不亞于LED芯片封裝,該如何提前投入發展基板材料,如何克服LED散熱基板的安全問題,將是維持中國LED照明產業競爭優勢刻不容緩的思考關鍵。

        led燈相關文章:led燈原理




        關鍵詞: LED 散熱基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珠海市| 宁津县| 扎鲁特旗| 阿拉善左旗| 老河口市| 文成县| 苏尼特左旗| 肥乡县| 藁城市| 札达县| 道孚县| 安吉县| 唐山市| 犍为县| 安阳县| 屯留县| 开远市| 同江市| 阜康市| 集安市| 荔波县| 沙田区| 双辽市| 塔河县| 罗山县| 麻城市| 贵港市| 潜江市| 兴安县| 襄樊市| 会同县| 禹州市| 江永县| 安阳市| 沁源县| 会宁县| 茂名市| 安图县| 大港区|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