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LED企業如何應對專利風險?
目前,中國LED業者很難從歐美日強大的專利交織網中脫穎而出,盡早爭取獲得主流技術的專利許可,將是短期內避免專利侵權之爭的有效方式。如:2011年3月31日、4月8日,惠州雷士與上海亞明先后與美國LED外延芯片大廠Cree簽署戰略協議,兩家此舉也被業界看作是化解海外產品銷售中的專利風險的重要方式。
同時,借由制訂中國LED產品的性能標準,適當提高國外LED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門檻,爭取通過標準規范實現與國外企業的專利交叉許可。
觀點
雖然中國LED產業發展歷史中,有相當多的LED專利糾紛,但是目前一些中國LED企業還在不知不覺地侵權,主要是由于這些企業不僅不了解專利的游戲規則,而且還缺乏LED專利人才。如果中國LED企業沒有專利戰爭的觀念,只能淪為外商的提款機。
面臨專利糾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專利糾紛中處于被動挨打的位置而束手無策。在中國市場上,如果中國LED企業了解專利糾紛的本質,積極應對,LED專利紛爭最終受益者,花落誰家,或許尚待認定。
兩岸的LED業者,既是競爭,也是合作的模式,在LED專利布局上,或許可以從臺灣工研院登高一呼籌組LED專利聯盟一事獲得借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