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業界者幸福嗎
回顧LED照明行業的起起落落,若被問及,你幸福嗎?我們該如何作答?游走在號稱朝陽產業的LED行業內,你們幸福嗎?
LED照明:看上去的“幸福”
10月,白熾燈淘汰禁售令正式實施,工商等部門將依法查處違法銷售白熾燈行為,各省各市也不斷出臺政策,力挺LED照明產業。而LED照明的另一大對手節能燈也因汞污染隱患而被“腰斬”,環保局甚至擬禁止批復使用液態汞和手動注汞的熒光燈生產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這都為LED照明的普及鋪平了道路。不過,缺乏質量檢測和標簽認證儼然已經成為LED快速進入市場的主要障礙。各國政府正在制定計劃,希望阻止劣質LED產品進入市場,政府也需要建立起獨立的測試實驗室,以確保產品檢測的公正。
1、中國LED照明市場規模2-3年內達500-600億元
從不少業內分析機構預測上顯示,都無一例外認為,LED產業前景光明,潛力無限。據麥肯錫的數據,從2010年到2016年全球LED照明的市場占有率將由現今的7%增加至40%以上,到2020年,LED照明市場的收入將接近650億歐元——在全球照明市場中占據近60%的份額。目前,中國僅半導體照明產品市場的規模達200多億元,兩三年內將會升到500億~600億元的規模。
另據商業智庫GBIResearch所發布的報告指出,2012-2016年亞太區及其驅動IC市場將保持增長,此預測主要基于:第一,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韓國擁有大量生產廠家,正在積極推動成本的下降;第二,LED產品應用范圍不斷拓廣,未來將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液晶電視背光與混合動力車等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2、政策力挺:淘汰白熾燈、最低能效標準,力挺LED產業
當前,澳大利亞、巴西、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國家都相繼推出了淘汰白熾燈舉措尼日利亞和加拿大等則實施最低能效標準,這些全球范圍內實行的白熾燈淘汰政策、能源政策或最低能效標準,都將是LED快速進入市場的有效推動力。再加上,一系列LED產品標簽和認證政策、促銷政策、稅收政策和照明項目等也有助于LED快速進入市場。
美能源局制定新的LED照明事實準則
目前,美國能源局LED小組正在制定一套新的LED照明事實準則,敘述標準LED的性能特征以協助消費者和設計師清楚分辨傳統燈具和LED燈具的差別。能源局為了提高LED照明事實標簽上數據的可靠性,所以希望能重新測試產品。但是最后卻為了避免半導體照明制造商昂貴的測試費用而決定延遲公布新的規定。之前在美國匹茲堡的半導體照明市場研討會上就談論過了能源局計劃調整LED照明事實方案的準則。調整的內容包括一年后將重新測試任何改裝過的燈具,及不定時抽檢某些產品以維持產品品質。(制造商將承擔這些檢查費用)然而,業界反應重新測試半導體照明燈具的費用過高,所以能源局將重新考慮調整的細節,并找出其他既能降低測試用費又能提高LED產品數據標簽可靠性的替代方法。能源局也表示LED照明事實方案會與半導體照明性能測試做結合。兩項測試都會維持原本的功能性,但是數據將會結合成一個單一的門戶,供個別產品評估之用。
韓國首爾提出照明100%LED化
早在2006年起,韓國就制定了普及LED照明的“15/30(2015年之前達到30%的普及率)”目標,并開始全面導入LED照明。而首爾市從2007年到2009年投入230億韓元,將交通設施的15.6萬盞照明和公共機構大樓的3.8萬盞照明更換成了LED產品,2012年在該政策的基礎上,首爾市政府為實現照明100%LED化,又追加了一些措施。在這些政策支持之下,韓國LED照明普及開始出現擴大的征兆。
中國2012-2013年LED照明財政補貼,撒金規模翻番至近10億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政府將以10~22億元人民幣對LED進行財政補助。其中,由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的作為跨年度的“2012-2013年度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規模至少10億元。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12年度財政補貼半導體照明產品推廣工作的通知》。《通知》同時公布了2012年度財政補貼推廣LED照明產品中標企業情況,如下表所示。據觀察,本次中標企業共計39家,中標LED照明產品總數量共計873萬只。
LED照明:幸福是如此地難
1、全球經濟不景氣+貿易壁壘+成本增加
受到全球景氣疲弱與產能過剩影響,LED照明市場的發展并不如之前所預期的迅猛,再加上照明終端市場的不成熟,多數消費者以價格為導向,使得LED照明市場的發展愈加放緩。據有關機構分析,受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的負面影響,LED行業的出口需求大幅下降。而歐美市場的不景氣對行業打擊尤其嚴重。目前,歐美國家是國內LED出口的主要市場。以廣東省為例,2011年廣東LED燈具出口銷售額340多億元,占到廣東LED燈具總產值的1/4。其中,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額約為220億元,占廣東LED燈具出口額的2/3左右,占廣東LED燈具總產值的15%。
除了經濟不景氣,歐美國家對中國的LED產品的抗拒姿態也表現的越來越明顯。上半年,歐美等主要出口國此時也紛紛抬高LED產品門檻,豎起技術貿易壁壘的高墻,以此保護國內企業。
廣東省質監局WTO/TBT中心近日通報稱,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對進口定向燈和LED燈具產品提出了覆蓋節能環保、生態設計、能效標簽、測試檢驗等方面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對于進入國的定向燈和LED燈具產品提出覆蓋節能環保、生態設計、能效標簽、測試檢驗、性能、安全性、尺寸、重量、形狀等方面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歐盟的一項法規就針對定向燈和LED燈提出了高能效要求。該通報法規要求,只有能效指數達到0.2以上的定向LED燈和定向熒光燈才能進入歐盟市場,比之前的能效要求提高了2.5倍,是目前我國國家標準要求的2.2倍。經估算,按照上述能效要求,直接導致LED燈的生產成本提升20%以上,將給廣東的LED企業帶來20多億元的額外成本。
在國內市場,整個LED行業也面臨成本增加、需求減少的現狀。以上游最熱的LED芯片為例。近年來LED芯片投產熱度較高,LED生產材料藍寶石襯底價格從2009年末的9美元,大幅飆升到了2010年末的35美元,之后才開始逐漸回落。根據知名行業研究機構SEMI的跟蹤數據,LED用藍寶石襯底的價格在2012年一季度下滑到了歷史低點8美元,目前維持在10美元左右。整體造價成本仍然較高。
當前歐債危機、貿易壁壘、成本增加等問題疊加在一起,無疑是對LED產業的嚴重的考驗。與此形成反差的是,LED產品的價格不升反降,LED照明企業主們怎能感到幸福?
2、LED企業成績單,凈利潤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
根據TrendForce旗下LED產業研究部門LEDinside統計,2012年9月上市上柜臺灣LED廠商營收總額約新臺幣92.7億元。統計追蹤全球市場,整體而言,無論是TV、NB、Monitor的市場終端銷售狀況不佳,自然會影響LED背光訂單,使得9月份LED整體產值相較8月份略顯下滑,9月整體營收呈現月減。但是,部分LED廠商受惠于中國市場的十一國慶長假備貨需求,電視背光訂單較原先預期來得強勁。分析中國地區需求成長主要來自于6/1節能產品惠民政策上路,新機種備貨需求增加,為中秋至十一長假鋪貨做準備。觀察十一長假電視品牌銷售狀況,中國大陸本土品牌TCL、創維、長虹、海信,十一期間銷售年成長率高達17%-22%之間,康佳、海十一期間銷售年增率僅接近10%。然而,整體表現略優于預期,有助于中國品牌庫存水位有效去化。
整體來看,LED產業供過于求的壓力持續存在,因此許多廠商仍在持續尋求長遠的發展方向,照明市場發展因應區域市場人文、環境上需求,開始也出現明顯的市場走向。
2012年9月臺灣上市柜LED封裝廠營收達到53.5億元,表現持平。億光受到消費型電子客戶的銷售退回,以及傳統封裝Lamp表現不佳,因此營收表現略顯下滑,但營收排名仍穩居封裝龍頭寶座。光寶方面,該公司LED照明元件量產順利,9月LED照明元件營收較2011年同期大幅成長逾9倍,且品牌客戶專案訂單需求穩定,光源訂單能見度至第三季,加上IR紅外線LED市場穩定發展,9月份LED營收溫和成長,達11.9億元。
而縱觀大陸LED企業,僅是調查20家國內上市LED企業上半年業績,有過半的企業營業收入呈現出負增長態勢,而出現營業利潤下滑的企業有15家。此外,七成企業凈利潤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雖然部分公司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增長緩慢,且大部分公司凈利不增反降,顯示生產效益仍不算樂觀。而且當前,國內不少企業對于LED照明市場第四季度將持保守態度,預計第四季度將仍難擺脫市場窘況,營收與第三季度持平,產業供需失衡狀況還有可能影響到明年上半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