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LED燈光學檢測準確性和一致性討論
②預照穩定: 與電子儀器需開機預熱穩定一樣,光譜系統中光電轉換器也應該用與被測燈光通量相當的燈進行20分鐘左右的預照穩定,才進行定標和測量, 實際操作時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執行。
(8)溫度測量探頭的位置
溫度探頭應該避免直射光,貼近擋光屏的背面。且離被測燈的距離要統一, 即與球心距離應為半徑R的1/3。對于溫度敏感的燈例如傳統熒光燈、節能燈和各種LED燈,測量時要求環境溫度為25℃(±1℃)。
在實際積分球系統中, 各檢測機構的積分球內溫度探頭位置和距離可能各不相同, 這時即使是測量同一只燈時,燈的溫度對探頭影響不一樣,使得需調節環境溫度,所以被測燈真正感受到的環境溫度可能就不一樣,燈的溫度也會變化。所以, 光色測量結果就會有差異,特別是對于大功率的燈或小積分球情況時。
(9)控溫系統
有些可控溫恒溫積分球,采用向球內吹風來調節和恒定溫度,這對于白熾燈、高強度放電燈等對環境溫度不敏感的燈, 其測量結果影響不大。但對于環境溫度敏感型的LED燈特別是傳統雙端管形熒光燈是不可取的,影響較大,可能產生較大誤差。不向球內吹風而只向雙層外殼之間吹風來控溫的恒溫積分球是比較好的方式。
(10)反射涂層
理想的反射涂層應該具有較高的反射率、朗伯面均勻漫反射且呈光譜中性。
①反射率方面: 目前有硫酸鋇反射涂層、斯貝倫反射涂層等材料,反射率有80%、90%、95%等, 我們希望涂層有高的反射率。此外, 實際積分球涂層受光照特別是紫外線照射(例如長期測量有紫外線泄漏的金屬鹵化物燈和熒光燈)將對涂層產生加速老化; 積分球下部反射涂層積聚了灰塵, 會使上、下部反射率不一致,這些差別會導致檢測結果差異較大。
②涂層光譜選擇性吸收方面:與高反射率相比,在可見光范圍內均勻一致呈光譜中性的漫反射可能更重要。對于藍光部分反射率下降的反射涂層, 整體反射率越高,則多次反射后所形成的藍光與其它色光的差值就會越大。這對于標準參考燈光譜與被測燈光譜不同的特別是高色溫的三基色熒光燈、高色溫的LED燈的測量會帶來較大誤差,特別是對色度參數測量。但對于單譜線黃光的低壓鈉燈和藍光很少的白熾燈的測量結果影響不大。
(11)輔助燈系統
理想的積分球應該是球內部沒有任何物體,包括輔助燈系統的擋屏和燈。但在已購買的實際積分球中,如果輔助燈系統已經存在了,那它本身也會是附加誤差源, 雖然它帶來的誤差可能很小。當被測燈與標準參考燈外觀是完全一樣或差別不大時,不需要進行吸收修正,所以這時的輔助燈系統是不應該存在的。但當被測燈與標準參考燈外觀差別大,使被測燈對光的吸收導致的測量誤差大于輔助燈系統自身帶來的誤差時,應采用輔助燈系統進行吸收修正;對于小積分球其影響更大。
(12)小型積分球的接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