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LED照明在地鐵場所應用現狀及特點
何均勝:站廳層是轉換或逗留層,對空間設計的要求是明快、舒適;站臺層是候車乘車的地方,這一層噪音比較嚴重,所以對裝飾材料的吸音性要求更高點,空間設計以安靜為訴點。
龐鋒軍:這兩層空間對燈具沒有特別要求,站臺層的照度要求為150LX,站廳層的照度要求為200LX。
常志剛:這需要從領導、設計師的理念到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規范等各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首先從標準開始,地鐵照明需要一個國家標準,并形成強制規范。這很重要?,F在全國各地都修建地鐵,并被作為衡量城市發達與否的一個指示,地鐵業主方要求地鐵空間要壯麗、輝煌,要能充分表現自己城市的形象面貌,對照度的要求非常高,感覺好像是越亮越好,這其實是最大的浪費。從空間表達和人的感受而言并不是越亮越好,這就需要有一個標準;其次,要選擇合適的產品,過去是用節能燈、日光燈和熒光燈到現在開始普及LED燈,LED燈不需要維修、耐久性好,在應用上將帶來很好的節能效果,這也對電器和控制系統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需要跟地鐵原來的規劃相協調;第三次,實行分時段照明,高峰期與非高峰期的人流不同,照明的照度亮度也應時制宜。
何均勝:采用更節能的光源及燈具,比如LED燈。我也曾經在一些場合提出地鐵照明可不可以使用交替式燈光?由于地鐵不間斷照明的的需求,燈具的負荷過重,實行分時段交替式照明,有利于提高燈具使用壽命,實現節能的目標。
龐鋒軍:我們研發了一套控制系統,對車站的燈具進行全線調光,比如列車進站時燈開始亮,然后漸變成全亮;列出出站時,屏蔽門上的燈會漸變成20%的亮度,這個控制系統是跟地鐵的監控中心的車輛通信信號統一的,列來進站時通在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信號通知燈具控制系統,這樣列車進站乘客上下車時,燈全亮,照度達到500LX以上,而一般地鐵站的標準照度是200LX。這樣的照度會讓乘客感到安全、明亮,既達到節能的目標又是對車來車往的一種提示。另外,智能控制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分時段照明,針對高低峰時段和營運和保潔維護時段進行照明,也是一種節能的方式。
總結: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資源節約、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時代。運用高效節能照明光源、照明控制技術來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居住環境的舒適、節能照明已經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而地鐵作為公共活動重要空間,地鐵各車站采用LED燈不僅可節省大量電費和大量的銅纜,而且還可節省大量的維修費用,同時也可確保照明質量。因而,推動高效節能照明光源及控制技術應用于地鐵照明利于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社會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