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激拓撲結構的隔離高恒流精度LED驅動技術
本文敘述了隔離LED恒流控制技術的發展,討論控制策略實現恒流的原理的發展,本文提到的所有隔離恒流驅動全部基于Flyback(反激)拓撲結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2045.htm第一代隔離恒流驅動技術:
最初的隔離恒流驅動技術稱為SSR(Secondary Side Regulation),是利用高頻變壓器進行原邊、副邊隔離,并用光耦將副邊的輸出電流信號反饋到原邊,提供給控制芯片,芯片控制輸出PWM占空比,從而起到CV(Constant Voltage)和CC(Constant Current)的作用。因為副邊可以使用高精度電壓基準,并有實時的負反饋,所以此類驅動技術是一種閉環的恒流控制方法,可實現較高的恒流精度。SSR技術統治市場許多年,但光耦及其周邊線路使電路變得復雜,隨著市場發展,對于隔離驅動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本、體積是主要考量因素。
第二代隔離恒流驅動技術:
最近10年,一種AC/DC技術被廣泛應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PSR(Primary Side Regulation),PSR技術用原邊采樣和控制來代替副邊采樣和原邊控制,與第一代SSR相比,最大優勢是省略了光耦、副邊電流檢測外圍器件和電壓基準芯片431。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進步,因為這種技術節省了系統板上的空間,降低了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對于手機充電器以及LED驅動電源這樣對體積要求很高的市場有很深廣的影響。輸出電流推算公式如下:
Ipk=Vcs/Rcs;
Ipks=N*Ipk;
Io=[Tons/(2*Tsw)]*Ipks
=(N*Tons*Vcs)/(2*Tsw*Rcs);
Ipk:原邊峰值電流
Ipks:副邊峰值電流
Io:輸出電流平均值
Tons:副邊續流二極管導通時間
Tsw:開關周期
Vcs:芯片檢流腳內設峰值比較電平
Rcs:原邊電流檢測電阻
從上面的公式,我們知道,只要芯片內部固定一個峰值比較電平VCS,電源系統固定匝比N,芯片檢測副邊續流二極管續流過零點,并固定Tons/TSW,即可保證Io固定。PSR技術相比SSR的主要優點是大大的簡化線路,但這是一種開環的恒流控制方法,所以恒流精度無法和SSR方法匹敵。
第二代PSR隔離恒流驅動技術,如果要實現高精度恒流,有一些技術難點,如下:
1.輸出電流Io和副邊D’有關,需要芯片內部精確設定比例,對于大批量生產的芯片,做到高精確性有一些難度。
2.Is過零點真實檢測。目前做過零點檢測用的辦法是“不過零先檢測+延時”來實現,也就是在芯片即將過零前設置比較電平。這也是不精確的。
3.Is與Ip有關,如果沒有閉環的Ip檢測,如何實現精確電流控制?
PSR從理論上講是一種開環的控制技術,開環的電流控制,無法做到閉環那樣的電流精度以及動態響應。從發展上看,依然并不是一種終極方案,是降低成本、犧牲性能的過渡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