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內核和嵌入式Linux的網絡投影機系統設計
投影機網絡化正成為投影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趨勢, 通過標配的有線及無線網絡接口或選配的網絡適配器, 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更方便地向投影機傳送顯示控制信號, 在投影機上顯示輸出內容, 可通過計算機來監控管理投影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0032.htm設計開發了一套用于投影機的嵌入式遠程監控系統,利用Internet,通過對底層設備驅動編程和上層軟件系統的設計開發, 客戶端可通過瀏覽器訪問嵌入式系統內置的http 服務器, 將投影機的相關參數直觀實時地在Web 頁面上顯示出來,并且可以實現對于投影機現場相關顯示參數的設置。
1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特點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同通用型計算機系統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嵌入式系統通常面向特定應用。與通用型系統的最大不同是嵌入式CPU 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設計的系統中, 它通常具有低功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 能夠把通用CPU 中許多由板卡完成的功能集成在芯片內部, 從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統設計趨于小型化, 移動能力大大增強, 與網絡的耦合也越來越緊密。
(2) 嵌入式系統是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與各個行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后的產物。這一點決定了它必然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斷創新的知識集成系統。
(3) 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必須高效率地設計,量體裁衣、去除冗余, 力爭在同樣的硅片面積上實現更高的性能, 這樣才能在具體應用中對處理器的選擇更具有競爭力。
(4) 嵌入式系統與具體應用有機結合, 它的升級換代也是與具體產品同步進行的, 因此嵌入式系統產品一旦進入市場, 一般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
(5) 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 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單片機中, 而不是存儲于磁盤等載體中。
(6) 嵌入式系統本身不具備自舉開發能力, 設計完成以后用戶通常不能對其中的程序功能進行修改, 必須有一套開發工具和環境才能進行開發。
2 嵌入式投影機系統的組成
本系統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ARM 處理器和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統平臺, 對投影機進行信息采集, 并向局域網中的投影機發出控制命令。在ARM 處理器的NANDFlash 中, 固化了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統和http 服務器,可以將投影機的投影信息及時地傳輸給用戶, 同時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瀏覽器修改投影機的投影參數。
首先,用戶在瀏覽器中輸入已經聯入局域網的投影機嵌入式模塊的IP 地址, 向嵌入式模塊的http 服務器提出連接請求,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之后,用戶就可以登錄系統進行控制。當用戶登錄系統之后,嵌入式模塊首先會通過IPC (進程間通信) 的方式和投影機的核心模塊通信,投影機設備將當前投影參數讀取出來,然后將參數通過IPC(進程間通信)發送給嵌入式模塊,嵌入式模塊通過TCP/IP 協議棧將參數返回給瀏覽器, 用戶則通過Web 頁面直觀實時地查看投影機當前的投影信息。用戶也可以選擇對投影機的投影信息進行修改, 如增加投影機投影亮度、對比度、選擇Auto Keystone 方式等。
系統的整體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系統整體架構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