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PIC單片機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基于PIC單片機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光伏發電能為人類提供可持續能源,并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但其發電效率低,發電成本相對較高仍然足制約其大規模應用的重要因素。在沒有出現高效的光伏電池材料之前,研制具有實用價值太陽聚光器及自動跟蹤系統以實現低成本,則是促進太陽能廣泛應用的主要途徑之一。一般雙軸系統可提高發電量35%左右,單軸系統可提高20%左右,聚光型跟蹤系統會更高。

          國外在20世紀80年代就對太陽跟蹤系統進行了研究,如美國、德國在單雙軸自動跟蹤、F1本在聚光菲立爾透鏡跟蹤、西班牙在2倍聚光反射跟蹤等方面均開發出了相應的商品化。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左右也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2006年10月在西藏羊八井安裝了4套共計13.2 kW不同形式的單、雙軸并網發電太陽自動跟蹤系統。之前一直沒有穩定可靠的商品化的產品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有:

          (1)系統可靠性不能滿足要求

          由于大部分光伏電站都安裝在偏遠地區,環境非常惡劣,維護困難,跟蹤系統增加了旋轉機構與相應的機械機構,可靠性明顯下降,如果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可靠穩定運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對整個光伏電站來說都可能將是災難性的打擊。

          (2)跟蹤誤差大

          尤其對反射聚

          光的跟蹤系統,如果跟蹤誤差大,不但不能提高發電效率,反而會使電池板受光小均,產乍熱斑等影響,大大縮短了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3)成本過高

          全部購買國外成熟的技術,將大大提高系統的硬件成本與維護成本。

          本文基于PIC16F877微處理器為核心,針對光伏發電系統,開發出一種雙軸自動,他具有運行穩定可靠、跟蹤誤差小、成本低等優點。

          1 的基本原理[1-3]

          自動太陽跟蹤器,故名思意基本功能就是使光伏陣列隨著太陽而轉動,基本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該系統時刻檢測太陽與光伏陣列的位置并將其輸入到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對這2個信號進行比較并產生相應的輸出信號來驅動旋轉機構,使太陽光時刻垂直入射到光伏陣列的表面上。雖然太陽在太空中的位置時刻都在變化,但其運行卻具有嚴格的規律性,在地平坐標系中,太陽的位置可由高度角a與方位角φ來確定,公式如下[2-3]: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式中: δ為太陽赤緯角;φ為當地的緯度角;ω為時角。

          太陽赤緯角與時角可以由本地時間確定,而對確定的地點,本地的緯度角也是確定,因此只要輸入當地相關地理位置與時間信息就可以確定此時此刻的太陽位置。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2 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

          PIC16F877A是一款具有RISC結構的高性能中檔單片機,僅有35條單字指令,8 k×14個字節FLASH程序存儲器,368×8個字節RAM數據存儲器,256×8個字節E2PROM數據存儲器,14個中斷源,8級深度的硬件堆棧,內部看門狗定時器,低功耗休眠模式,高達25 mA的吸入/拉出電流,外部具有3個定時器模塊,2個16位捕捉器/16位比較器/10位PWM模塊,10位多通道A/D轉換器,通用同步異步接收/發送器等功能模塊[5]。

          自動太陽跟蹤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微處理器控制、PLC控制、DSP控制與模擬電路控制4種形式,根據以上原理,本文選擇性價比較高的PIC16F877A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系統實現的具體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整個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單元與驅動執行機構2部分組成??刂茊卧山嵌扔嬎慵胺答伩刂?、啟動信號產生、電機驅動信號產生、保護信號處理與人機通訊5個部分組成。系統功能說明如下:單片機循環檢測光伏陣列的位置,并將其與計算出的此時本地太陽的高度角與方位角進行比較來確定光伏陣列是否跟蹤上太陽的位置,如果沒有且啟動信號滿足啟動條件,單片機就發出指令驅動電機轉動;保護信號是保證系統在外界以及其他非人為因素情況下所執行的一種操作指令,以確保系統不受損壞,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驅動執行單元主要功能是用來實現電機驅動與旋轉,并通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光伏電池陣列轉動。

          2.1控制單元硬件設計

          由于采用了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單元,大部分工作都由單片機在軟件中實現,從而簡化了控制電路的硬件設計,簡要說明主要控制部分的實現過程。

          (1)角度計算及反饋控制

          單片機通過外擴三態鎖存器輸入口獲取時鐘模塊產生的時間信號與光電旋轉編碼器的位置信號后,利用單片機快速運算處理能力用軟件加以實現;

          (2)電機驅動信號生成

          本文采用的是步進電機,其驅動脈沖由單片機內部自帶的10位PWM波發生模塊產生,只需在軟件中設置相應的有關參數就可改變電機的轉速;

          (3)上位機監控系統是利用單片機內部自帶的異步接受/發送器等功能模塊,硬件部分只需加MAX 232加以電平轉換,便可實現PC機與單片機的數據傳輸;

          (4)考慮到光伏發電只有在太陽光強滿足一定強度的時候才能發電,啟動信號主要是利用光敏二極管檢測光強,保證系統在夜間

          或陰雨天不滿足發電條件的情況下,系統停止跟蹤檢測電路如圖3所示。主要由放大、比較與光耦隔離3個部分組成。

          (5)系統的保護功能主要包括大風保護、電網掉電保護、振動過大保護、限位開關與接近開關保護組成,單片機檢測到保護信號產生時,便發出指令將系統停放在安全的位置上,確保整個系統不受損壞。圖4是電網掉電檢測電路原理圖,主要由降壓、整流與光耦隔離3個部分組成。

          3 控制單元軟件設計

          軟件是該控制系統的核心,除一些保護自鎖功能通過硬件實現外,大部分功能均通過軟件來實現,整個軟件采用C語言模塊化編程方式,易于系統的移植與集成。

          主程序與中斷服務子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基于PIC16F877A自動太陽跟蹤器的設計

          4 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能夠可靠穩定的運行是自動太陽跟蹤器成為成熟產品的前提,該系統從軟件與硬件兩個方面來增強抗干擾措施,主要手段有:

          (1)外部輸入信號與控制系統信號不共地;

          (2)有的外部輸入信號輸入到單片機內部之前都經過嚴格的光耦電路加以隔離;

          (3)優化PCB布線結構,減少過孔,以降低寄生電容雜散電感的影響;

          (4)保證整個系統可靠接地;

          (5)外部信號采用屏蔽電纜線傳輸;


          (6)軟件上增加軟件濾波、看門口定時器與軟件陷阱等措施,保證軟件在出現死機、跑飛等故障時能夠自我恢復。

          (7)系統重要保護如限位保護均從軟件與硬件上加以雙重保護,以提高其可靠性。

          5 結 語

          自動太陽跟蹤器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一直是其沒有被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問題之一。

          本文基于PIC16F877A單片機為控制核心,設計了一種自動跟蹤太陽高度角與方位角轉動的自動太陽跟蹤器,現場運行結果表明該系統跟蹤準確、能耗低、可靠性高、系統性能穩定,發電效率提高35%以上,對以后建設大型戈壁沙漠并網電站具有指導性意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英吉沙县| 女性| 隆回县| 怀远县| 长岛县| 镶黄旗| 大埔县| 怀安县| 河源市| 丹凤县| 达日县| 浦城县| 潼南县| 花莲县| 牙克石市| 安吉县| 遂川县| 桑植县| 福州市| 嵊州市| 交口县| 朝阳县| 东宁县| 石景山区| 屏边| 浦北县| 全椒县| 遵义县| 滁州市| 富宁县| 九江县| 香格里拉县| 榆树市| 思南县| 久治县| 兴安盟| 哈尔滨市| 咸宁市| 开江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