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單片機的新型節能日光燈系統的設計
本系統使用AT89C51自帶的PWM模塊,通過內部定時器,采用脈寬調制技術。輸入端P2.O~P2.7輸入8位由IN0-BAK端電壓轉化的數字輸入量,由P1.3口輸出不同占空比的方波。這樣將輸入的外界光強的變化轉化為輸出的PWM波的占空比的變化。
1.5 日光燈控制電路
如圖5所示,本模塊為核心部分。P1.3為PWM波輸入,高低電平分別為5 V和0 V,R11為上拉電阻,起限流作用。SMD元件為MOC3052,是一種光電耦合器件,用于弱電電路和強電電路的有效隔離。J2接220 V交流電源,J3接地,R10為日光燈電阻,兩端分別接日光燈的火線和地線。R7和R8為對稱大功率電阻,起限流作用。
當P1.3輸入為低電平時,光耦MOC3052導通,為雙向晶閘管控制極提供導通脈沖,雙向晶閘管導通,起到分流的作用,設此時日光燈電阻R10兩端電壓為V12;同理,當P1.3輸入為高電平時,光耦截止,雙向晶閘管截止,設R10兩端電壓V2。其中,V2V1。所以通過對占空比的改變,即改變光耦的導通時間,可以有效地控制日光燈兩端的電壓,即達到變日光燈光強的效果。
由于日光燈的燈管開始點燃時需要一個高電壓,正常發光時則允許通過不大的電流,這時燈管兩端的電壓低于電源電壓。本實驗使用的日光燈功率為40 W,經測定,起輝電壓最低為200 V,而正常發光后維持穩定光亮的電壓要求為165~245 V,即電壓可控范圍為165~245 V。
2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主要的任務是實時監測外界的光強,然后通過單片機通過輸出PWM波控制光耦的開合來達到控制日光燈光強的目的。系統軟件設計的重點在于單片機的編程。系統主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