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雙51單片機的CAN總線中繼器設計

        基于雙51單片機的CAN總線中繼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2-12 來源:網絡 收藏

        3 軟件設計實現
        3.1 存儲空間分配思想
        為使雙口RAM實現最高效率的應用,將2 KB的存儲空間設計成2個1 KB大小的環形隊列形式,每一個環形隊列的結構如圖5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為存有數據的區域,非陰影區域為空閑區域)。

        3.2 程序控制流程
        中繼器只是中轉來自總線上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隨機的,因此接收采用中斷的方式。某一時刻只要SJAl000成功接收一幀數據,就會向負責本端口的MCU申請中斷,進行數據接收,并將數據送入環形隊列queue。
        當環形隊列中有待發送的數據時,程序的處理流程如圖6所示(其中,tail和bead分別為環形隊列的尾指針和頭指針)。MCU首先獲取對方環形隊列中的信息,主要是查看環形隊列信息是否為空,如果為空則不對其操作。如果不為空,則隊列中有待發送的信息,于是啟動一次信息發送。如果發送成功,則通過聯絡信號通知對方修改環形隊列指針。


        4 測 試
        對基于雙口RAM的雙MCU中繼器進行壓力測試(高數據負載率下測試)。短距離內向2個CAN口加載10 000幀數據,測試中繼器成功中轉情況,其結果如表1所列(表身數據為成功中轉幀數)。根據CAN總線規定,其平均負載率不超過65%,傳統的單MCU CAN中繼器平均負載率很難達到60%。從表1可以看出,引入雙MCU后CAN中繼器的性能大大提高,能在負載率超過60%的情況下穩定工作。環形隊列queue溢出的情況可以通過增加雙口RAM的大小來解決。

        結 語
        采用雙MCU配合雙口RAM設計,解決了單MCU無法快速處理CAN總線負載過重的問題,使其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為CAN中繼器在工程領域的優化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和解決方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长丰县| 银川市| 林西县| 通河县| 泰来县| 临清市| 大化| 金山区| 思茅市| 刚察县| 北安市| 石狮市| 鞍山市| 万源市| 六盘水市| 普格县| 黄山市| 扬州市| 浙江省| 新和县| 沙河市| 长兴县| 临夏县| 正安县| 连城县| 托克逊县| 汕头市| 陵川县| 安岳县| 永济市| 九江市| 大冶市| 佛教| 东台市| 荆州市| 石渠县| 江华| 竹北市| 乌鲁木齐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