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多路讀寫的SDRAM接口設計

        多路讀寫的SDRAM接口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6-06 來源:網絡 收藏

        (3)刷新操作

        動態存儲器(Dynamic RAM)都存在刷新問題。這里主要采用自動刷新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向發一條刷新命令。刷新過程如圖4所示。

        3 接口電路的設計

        (1)解復用電路

        本解復用電路主要完成將1路高速數據流解復用為4路數據流,其結構框圖如圖5所示。1路數據流進入解復用器后,經過緩沖,解復用為4路數據流。

        由于要解復用為4路數據流,為了充分利用時隙,滿足高速的要求,采用4個bank的,各路數據緩沖對應不同的bank。為簡化設計,數據流1的緩沖區定為bank0,數據流2的緩沖區定為bank1,數據流3的緩沖區定為bank2數據流4的緩沖區定為bank3。對于每路數據實際上是以高速率集中寫入,然后以低速率均勻讀出。

        由于進行的是解復用,因此寫入的數據只有1路,但是有可能4路數據同時都要讀出。所以對于4路數據流,其讀寫地址和讀寫使能信號是分開的。

        (2)SDRAM接口電路的時序控制

        高速數據流的速率為3M字節/秒,采用的系統時鐘為20倍的字節時鐘。送入SDRAM的時鐘為60MHz系統時鐘。在一個字節時鐘內對SDRAM的操作最多有5次(1次讀,4次寫),而且為了滿足刷新的要求,每個字節時鐘進行一次刷新操作。根據SDRAM的時序要求,這樣的操作是難以實現的。因而要通過多bank操作,盡量做到時分復用來實現。圖6給出了在一個字節時鐘周期的內數據流1進行讀寫操作,其它3路數據進行讀操作的命令排序時序圖??梢钥闯鐾ㄟ^多bank操作,時分復用,在20個系統時鐘節拍內所需的讀寫操作命令剛好很緊湊地排開。

        一個字節時鐘內對SDRAM讀寫操作是隨機的,這與數據流的復用比例有在。為了滿足時序,根據上面的說明,需要把一個字節時鐘周期內對SDRAM的命令合理排序,然后按照排好的順序執行命令。這樣就需要把一個字節時鐘周期內對SDRAM的操作進行緩存,然后在下一個字節時鐘周期內進行排序、與SDRAM命令相對應、將命令譯碼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線,完成操作。緩存排序過程如圖7所示。

        (3)SDRAM接口電路

        SDRAM接口電路中需要專門操作緩沖區存儲一個字節時鐘周期內的操作,以備下一字節時鐘的排序。為了方便處理,對每路數據的緩沖操作內容(或讀或寫)放在一個緩沖區。由于數據流的連續性,排序的同時仍然會有操作要求,因此每路的操作內容緩沖區分為兩塊。對一塊緩沖區寫入時,讀出另一塊緩沖區中的操作內容,進行排序、譯碼、執行。根據字節時鐘切換對緩沖區的讀寫,從而避免沖突。對于從SDRAM讀出的數據,每路數據寫入相應的讀出數據緩沖區。同樣每路的讀出數據緩沖區也分為兩塊,根據字節時鐘切換讀寫。

        由于一個字節時鐘周期內,每路所需的操作最多有2次,每路的操作內容緩沖區只需兩個單元(每個單元存儲了此次的讀寫使能信號、寫入數據、地址)即可。對于讀出數據緩沖區,由于一個字節時鐘每路數據最多執行一次讀操作,所以讀出數據緩沖區只需要一個字節。這兩類緩沖區容量都小,因此人部用寄存器來實現,控制簡單。

        整個接口電路的結構框圖如圖8所示。

        4 SDRAM接口的實現結果

        針對MT48LC8M8A2的SDRAM,采用同步設計方法,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語言建立模型,接口電路已經調試通過,規模為2100門(NAND)。整個解復用電路也已經調試通過。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昂仁县| 赣榆县| 三台县| 万载县| 元阳县| 盖州市| 惠来县| 兴城市| 石城县| 云和县| 宁津县| 竹山县| 定远县| 宝清县| 芮城县| 遵化市| 双江| 石嘴山市| 霸州市| 德阳市| 卢湾区| 东乡族自治县| 宿迁市| 满城县| 扎囊县| 合肥市| 小金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山县| 志丹县| 呼伦贝尔市| 象山县| 嘉祥县| 吐鲁番市| 柘荣县| 武宁县| 雅安市| 大竹县| 灵武市|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