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框架式斷路器單片機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分析
1. 單片機中I/O電路刷新
在單片機結構中,I/O電路一般靠近管芯邊緣,外部的電磁噪聲容易對其邏輯電路產生影響,因此一方面在硬件上采取措施,如對I/O端口加電容進行濾波,另一方面在用戶程序中應定期對I/O中的寄存器進行刷新,以減少由于電磁干擾而產生的誤動作。
2. 采用數字濾波技術
來自傳感器的信號中常混雜各種頻率的干擾信號,在信號端采用RC低通濾波器可以抑制高頻干擾信號,但對低頻干擾信號的濾波效果較差,而數字濾波技術可以對來自電網的極低頻率的干擾信號進行濾波。數字濾波方法較多,以下僅用均方根法對輸入的電流和電壓數字信號進行處理分析。
均方根法是根據電工原理中連續周期交流信號的有效值的定義,將連續信號離散化,用數值積分代替連續積分,從而導出有效值與采樣值之間的關系。
有效值的計算公式
利用檢測電路對交流電流和交流電壓信號均勻采樣即將一個周期n等分,則采樣周期 △t=T/n
此時
這種算法應用于連續周期交流信號時,計算精度高,抗波形畸變能力強,可以連續采樣,減少單片機系統的誤動,提高系統的抗電磁干擾性。采樣流程見下圖。
3. 設置自診斷程序
為防止單片機系統RAM區的數據被電磁干擾所破壞,可在RAM區內設置檢驗標志,應用自診斷程序定期對這些標志進行檢驗,標志正常時則程序繼續執行,標志不正常時將程序導入初始化地址中,使系統復位。當然這種自診斷僅能對重點RAM內的數據進行診斷,也是一種最初級的自診斷方式。
六、 結論
隨著單片機技術在低壓電器領域的應用,智能型框架式斷路器的電磁兼容性應受到足夠的重視,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來提高其電磁兼容性,根據斷路器特定的應用場所采取軟硬件有機結合的方法,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實保證低壓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