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1100和MSP430的無線UART實驗設計
4.1 實驗測試
待串口配置完成后先打開路由節點,觀察現象和串口顯示情況,然后再打開端節點并觀察實驗現象和串口顯示情況,當接收足夠的實驗數據后,依次關閉各節點和串口,并對實驗現象和數據進行分析,串口顯示的數據如圖4所示。
4.2 實驗結果分析
首先,由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在實驗運行過程中,當給端節點接通電源時,觀測到發送節點的綠燈有規律地閃爍,根據在實驗前程序的設置,當發送完一個數據包時,綠燈閃爍,由此說明發送節點在接通電源時在發送數據成功;并且綠燈閃爍的次數就是發送數據包的個數。
端節點發送數據時路由節點的紅燈也開始有規律地閃爍,說明路由節點數據接收并轉發成功,紅燈閃爍次數就是路由轉發的數據包個數。同樣在端節點發送數據時網關節點的黃燈也開始有規律地閃爍,說明網關接收數據成功。其次,由PC機上串口顯示的數據得出結論。
在網關節點閃爍的同時,可以看到PC機上的串口有數據出現,這就是網關接收的數據。如圖5所示。
根據規定的發送數據的數據包格式,以節點的ID為數據包的第一個數據標志位,從串口顯示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劃實線標注部分是ID為0X01的端節點發送的數據(為01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劃虛線標注部分是ID為0X84的路由節點轉發的數據(為8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由此可以輕易看出網關接收的端節點的數據與網關接收的路由節點的數據相同,再比較接收的數據與發送的數據(為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也相同,由此可以斷定,網關接收的數據就是端節點發送的數據。
5 結束語
基于CC1100和MSP430的無線UART實驗設計的主要原理是通過IAR軟件開發平臺實現相應軟件開發,并配合采用無線傳感器節點及網關,最終實現無線傳感器節點間的UART通信,即實現端節點的數據發送、路由節點的數據轉發和網關節點的數據接收這一過程。通過觀測各個節點亮燈情況、閃爍次數以及電腦上的數據顯示來判定功能實現,綜合實驗現象及數據,表明無線UART通信實驗設計取得成功,到達了預想的設計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