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高校動態 > 中科院光電材料凝聚態研究獲重要進展

        中科院光電材料凝聚態研究獲重要進展

        ——
        作者: 時間:2007-01-30 來源: 收藏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科技人員近來在有機/高分子研究上獲得系列創新成果。近日,該項目榮獲2006年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著信息光電子產業發展的巨大需求,有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有機發光二極營(OLED)已經發展到了產業化的攻關階段,所涉及的元件效率和壽命以及集成技術已成為國際信息光電子領域的重大研究方向和競相研發的焦點。但由于相關基礎研究滯后于技術的發展,對高功能材料和器件的設計與優化缺乏緊密結合的理論指導,在實際研發的過程中不得不采取廣泛探索和優化的方式來進行,很大程度上阻礙其的創新跨越,持續發展。為此,不斷強化有機/高分子基礎理論的探索和創新,為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理論支撐和前瞻性的引領,是發展信息光電子產業極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在有機與器件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上有較強的科研積累和人才優勢。近年來,他們聚焦國際材料科學和信息光電子領域的發展前沿,在中科院方向性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持續支持下,以提高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的穩定性和有機晶體管器件載流子遷移率為目標牽引,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的結構規律,以及結構與功能關系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發展出半晶性有機半導體結構的基礎表征方法,揭示出典型有機發光半導體NPB和AIQ3存在不可逆熱力學過程導致的半晶性本質和生長溫度控制的典型薄膜形態結構,澄清了文獻中關于該類薄膜容易結晶的觀點,已經被國內外廣泛用作判定的標準和研究的出發點。

          發展出有機發光器件與薄膜熱力學穩定性相關的兩種老化機制,引領了OLED器件性能的優化策略和實施方法,推動了OLED行業的科學進步。發現并命名了核取向有序盤狀液晶相、核取向無序盤狀液晶相、手性棒狀液晶的B-折疊結構和棒狀液晶高分子的高有序相與柱狀相;揭示出了有機共軛高分子的有序結構(相態)特征,以及相態結構與熱力學過程間的關系,為新型有機共軛分子的設計和有機共軛分子薄膜制備方法的建立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該項目在研究過程中發表科學論文28篇,撰寫專著2篇,其中影響因子>3.0的論文13篇,論文被他人積累引用108次以上;申請發明專利5項,其中授權中國發明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 

         



        關鍵詞: 光電材料 凝聚態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黔西县| 迁西县| 曲靖市| 射洪县| 阿巴嘎旗| 河池市| 宁河县| 古田县| 耒阳市| 玉林市| 芦山县| 通江县| 荔浦县| 威海市| 东港市| 商丘市| 金华市| 龙井市| 年辖:市辖区| 高台县| 永川市| 祁门县| 同心县| 宜州市| 右玉县| 盐津县| 苏州市| 锦屏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化市| 金川县| 靖边县| 罗源县| 临高县| 水城县| 禄丰县| 贵南县| 乡宁县| 桦川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