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RS網絡的嵌入式系統的研究
網絡層即 IP層,它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從底層來的數據包要由它來選擇繼續傳給其他網絡結點或是直接交給傳輸層;對從傳輸層來的數據包,要負責按照數據分組的格式填充報頭,選擇發送路徑,并交由相應的線路發送出去。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其對高層屏蔽了底層網絡的實現細節,同時它真正實現了源主機到目的主機的端到端的通信。傳輸層傳送的數據單位是報文。
在應用層用戶通過API(應用進程接口)調用應用程序來運用因特網提供的多種服務。應用程序負責收發數據,并選擇傳輸層提供的服務類型,按傳輸要求的格式遞交。
3.2 系統初始化
為了能利用 TCP/PI協議進行數據傳輸,必須對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進行初始化。圖 5為系統初始化部分的流程圖。
(1)系統軟件在開始時首先需要通過檢查 0x90端口的輸入電平是否為高來判斷 MC35i模塊是否正常上電。若未能正常上電,軟件將通過 0x90端口的輸出使 MC35i模塊上電。
(2)MC35i模塊上電后,軟件將在內存中開辟一個緩存區做為包括PPP、IP、TCP、UDP等協議的數據緩存區,做為該緩存區內數據存放方式采用雙向鏈表的方式。
(3)為了 TCP協議實現中能夠進行超時檢測,軟件利用 R8822CPU模塊的內部定時器安裝一個 20ms的時鐘中斷。
(4)ETR186通過其串口 COM2和 MC35i模塊連接,軟件通過安裝串口中斷進行和 MC35i模塊的數據傳輸。
(5)完成上述操作后,系統就可以利用 AT命令登錄 GPRS網絡。不成功就進行重試,超過重試次數后出錯報告。
(6)最后進行 PPP鏈路的連接。
4 小結:
本文作者創新點是將嵌入式Linux系統技術與 GPRS無線通信網絡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平臺采用無線模塊MC39i,結合終端的嵌入式硬件結構和軟件環境,為終端上實現無線應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實現途徑。經實驗驗證,該終端平臺能有效的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GPRS網絡,傳輸至遠程服務器中心主機,也能接受服務器中心主機發送的命令,再根據命令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操作,達到實現無線數據傳輸。
參考文獻:
[1].GPRS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GPRS_1594650.html.
[2].ARM920T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ARM920T_139814.html.
[3].S3C2410X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S3C2410X_589566.html.
[4].28F640J3A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28F640J3A_1060588.html.
[5].BGA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BGA_1071529.html.
[6].MC35i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MC35i_1136952.html.
[7].X25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X25_1151403.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