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MMB智能網絡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CMMB智能網絡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3-02-18 來源:網絡 收藏

          3.5太陽能供電模塊

          測試終端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使得終端可以長期穩定的工作在缺少電源、無人管理的狀太下。監測終端板卡電源接口采用DC-12 V,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設計控制器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管理。本控制器為太陽能直流供電系統設計,并使用了專用電腦芯片的智能化控制器。控制器功能框圖如圖3所示。

        控制器功能框圖

        系統軟件設計

          STM32處理器的軟件編程采用C語言編程,開發環境為MDK-4.0,軟件基本原理如圖4所示。

        軟件基本原理

          開機后系統進行初始化,包括STM32各個外設的初始化、從EEPROM中讀取系統之前設置的參數值、對MXL5007和IF206的初始化。系統初始化完成后分別讀取太陽能蓄電池剩余電量信息、GPS信息、RS誤包率、LDPC誤碼率、信號平均等信息,之后判斷是否與服務器建立連接,連接建立成功后按照設定時間間隔定時向服務器上傳這些數據;與此同時時刻查收來自服務器端的命令信息,如設定更改信息上傳時間間隔、各參數門限值、調諧及解調芯片的頻點等,參數被修改后立即被存入EEPROM中,防止斷電信息丟失,下次開機后這些參數再次被讀取出來。

          5 設備樣機與系統聯調

          測試終端設備樣機與服務器端軟件完成后,項目組使用設備樣機和服務器軟件進行了系統聯調。項目組在北京市選取了3個監測點,監測點信息如表1所示,3個監測點分別放置了一臺監測終端,如圖5所示。

        監測點信息

        CMMB監測終端

          各個監測點實時回傳監測參數到服務器,服務器通過IP網絡獲得監測數據,并且根據軟件設置進行分析和報警處理,服務器軟件的監測界面如圖6所示。

        服務器軟件的監測界面

          通過設備聯調,項目組優化了系統性能,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經過數天的實驗,證明能夠及時有效地反應網絡的信號狀況。

          6 結論

          該采用了處理器STM32開發平臺和GPRS無線通信方案,成功地實現了對用戶端網絡覆蓋情況的實時監測,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高效、便捷的監管手段,達到了設計要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江川县| 沂水县| 逊克县| 福清市| 开原市| 玉田县| 新乡县| 赤水市| 阜康市| 兴化市| 西林县| 富源县| 柯坪县| 五家渠市| 法库县| 晋城| 东丰县| 浙江省| 喀喇沁旗| 永康市| 盐城市| 手游| 香格里拉县| 永登县| 莱西市| 白山市| 洛南县| 长沙市| 朝阳区| 汶上县| 夏邑县| 昌平区| 沅陵县| 木里| 哈尔滨市| 凭祥市| 申扎县| 洛川县| 镇江市|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