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3-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圖 2

        3. 供電電源穩定過程對復位的影響

        單片機系統復位必須在CPU得到穩定的電源后進行,一次上電RC參數設計應考慮穩定的過渡時間。

        為了克服直流電源穩定過程對上電自動復位的影響,可采用如下措施:

        (1) 將電源開關安裝在直流側,合上交流電源,待直流電壓穩定后再合供電開關K,如圖3所示。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圖 3

        (2) 采用帶電源檢測的,如圖4所示。合理配置電阻R3、R4的阻值和選擇穩壓管DW的擊穿電壓,使VCC未達到額定值之前,三極管BG截止,VA點電平為低,電容器C不充電;當VCC穩定之后,DW擊穿,三極管BG飽和導通,致使VA點位高電平,對電容C充電,RESET為高電平,單片機開始復位過程。當電容C上充電電壓達到2V時,RESET為低電平,復位結束。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圖 4

        4. 并聯放電二極管的必要性

        在圖1中,放電二極管D不可缺少。當電源斷電后,電容通過二極管D迅速放電,待電源恢復時便可實現可靠上電自動復位。若沒有二極管D,當電源因某種干擾瞬間斷電時,由于C不能迅速將電荷放掉,待電源恢復時,單片機不能上電自動復位,導致程序運行失控。電源瞬間斷電干擾會導致程序停止正常運行,形成程序“亂飛”或進入“死循環”。若斷電干擾脈沖較寬,可以使RC迅速放電,待電源恢復后通過上電自動復位,使程序進入正常狀態;若斷電干擾脈沖較窄,斷電瞬間RC不能充分放電,則電源恢復后系統不能上電自動復位。

        三、I/O接口芯片的延時復位

        在單片機系統中,某些I/O接口芯片的復位端口與單片機的復位端口往往連在一起,即統一復位。接口芯片由于生產廠家不同,復位時間也稍有不同;復位線較長而又較大的分布電容,導致這些接口的復位過程滯后于單片機。工程實踐表明,當單片機復位結束立即對這些I/O芯片進行初始化操作時,往往導致失敗。因此,當單片機進入0000H地址后,首先執行1-10ms的軟件延時,然后再對這些I/O芯片進行初始化。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51單片機相關文章:51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巨鹿县| 东阿县| 台南市| 无棣县| 江津市| 江口县| 永城市| 郧西县| 渑池县| 芦溪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太和县| 五原县| 宝鸡市| 安阳县| 乌拉特后旗| 锡林郭勒盟| 津南区| 龙江县| 锡林浩特市| 岳普湖县| 抚远县| 通许县| 勐海县| 汾阳市| 金湖县| 潢川县| 巴南区| 托克逊县| 屏东县| 庄浪县| 宜川县| 水富县| 云南省| 通许县| 萝北县| 萨迦县| 中山市| 湖南省|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