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作者: 時間:2013-10-23 來源:網絡 收藏


        根據量化公式: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公式中以CPU時間來衡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性能。其中前半部分是指令的執行時間,包括取指、分析、執行等,而后半部分表明如果指令是訪存指令則在cache不命中時CPU時間還應該加上訪存的時間。由于訪存速度遠遠大于CPU的執行速度,尤其是批量訪存指令,一旦遇到存儲器分體沖突,將等待更長的時間。而在ARM7TDMI、arm9TDMI這些沒有cache的微處理器內核中,批量訪存指令的CPU時間公式就完全變成如下形式: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因此,在這些處理器內核中在處理諸如任務切換和進入中斷的現場保護的批量訪存指令時,系統將等待,從而影響實時性。

        3.2 的優化策略

        中,保護返回地址、程序狀態字、堆棧指針是必需的,否則中斷結束后將無法順利返回。而保護通用寄存器的目的在于防止用戶中斷服務子程序使用其中的寄存器,造成對原有內容的覆蓋而在中斷返回后任務執行出錯。因此在中斷里對通用寄存器的保護完全可以取決于中斷服務子程序對通用寄存器的使用情況,僅僅保存中斷服務子程序中所用到的有限的幾個通用寄存器,而不必保存所有通用寄存器。以arm體系結構為例,在用戶模式下可用的通用寄存器為R0~R12,R13用作堆棧指針、R14為返回地址、R15用作PC,如果在中斷服務子程序中只用到R0~R12中的一小部分,則在中斷到來時可以僅僅只保存通用存器中的這一小部分,從而能夠減少訪存時間,最終達到縮短中斷響應提高中斷實時性的目的。

        在實際情況中,這種策略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每個中斷服務子程序中所需要的通用寄存器是可知的。在使用匯編語言編寫用戶中斷服務子程序時,所需要的通用寄存器由程序員控制,使用C語言則由編譯器決定具體使用到哪幾個通用寄存器。其次,在現有的嵌入式操作系統中,往往要求中斷服務子程序盡可能的短小,例如在中,把中斷服務子程序分成Bottom Half和Top Half。因此,在大多數中斷服務子程序中并沒有用到所保護的全部通用寄存器,造成對其余通用寄存器的多余保護。

        3.3 μC/OS-II時鐘優化

        時鐘中斷是操作系統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實時性要求較高的部分,在UNIX中時鐘中斷的優先級定義為6,僅次于最高優先級。以μC/OS-II時鐘中斷處理為例,中斷處理過程如圖3。μC/OS-II時鐘中斷服務中,首先要對中斷嵌套計數器OSIntNesting進行加1操作,防止在嵌套的中斷中進行任務調度;隨后調用OSTimeTick()對每個睡眠任務的OSTCBDly進行減1以及對系統時間OSTime加1操作;最后調用OSIntExit()進行任務調度,如果不需要任務切換則返回到中斷服務程序中。可見在時鐘中斷處理中,操作最多的集中在OSTimeTick()和OSIntExit()這兩個函數上。通過armCC編譯器的-s選項對兩者進行編譯,在得到的匯編代碼中,前者需要使用R0、R1、R4-R7,后者需要R0-R3,沒有使用R8-R12,而OSIntNesting++的操作也完全可以使用R0-R7進行,這樣,在進入中斷處理時,需要保存的通用寄存器僅僅為R0-R7。因此對圖3中的①進行改寫得到的保護中斷現場的代碼如圖4所示。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圖3. μC/OS-II時鐘中斷處理
        嵌入式Linux中斷現場保護的改進方法
        圖4 μC/OS-II時鐘中斷現場保護

        μC/OS-II其他的中斷處理與時鐘中斷相似,僅僅需要把OSTimeTick()替換成對應的處理,如果能在不犧牲代碼效率的情況下,將相應處理集中到R0-R3這幾個寄存器中,則該中斷處理中,僅僅使用R0-R3,只要對它們進行保護即可,從而能更進一步縮短,大大縮短,提高中斷實時性。

        四、總結

        傳統的中斷現場保護保存所有寄存器的內容,雖然使得程序的設計得到簡化,但是同時造成了多余的寄存器保護,增加了中斷響應的時間。有限中斷現場保護策略能夠根據具體中斷服務中所需要使用的通用寄存器而進行相應的有限的保護,縮短了現場保護的時間,使用戶中斷服務能夠盡早的到處理,提高了中斷實時性。但是同時,有限中斷現場保護的效率也受到中斷服務處理復雜程度以及編譯器性能的影響。對于中斷服務簡單,而對實時性要求高的中斷,效果較明顯,而對于復雜的中斷服務,需要的通用寄存器較多,從而中斷現場保護的寄存器也較多。而在同一中斷服務中,效率高的編譯器能夠在不犧牲代碼效率的情況下使用盡可能少的寄存器來完成中斷服務,從而減少了需要中斷現場保護的寄存器數,達到提高中斷實時性的要求。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inux 中斷現場保護 中斷響應時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铜陵市| 融水| 连城县| 朔州市| 孝感市| 德令哈市| 广州市| 泾阳县| 年辖:市辖区| 托克逊县| 哈巴河县| 安顺市| 工布江达县| 札达县| 原阳县| 建平县| 突泉县| 阳江市| 通化市| 什邡市| 嘉兴市| 扎赉特旗| 绥江县| 阿荣旗| 竹山县| 道真| 临猗县| 亳州市| 来宾市| 水城县| 余庆县| 榕江县| 保山市| 海南省| 修武县| 齐齐哈尔市| 腾冲县| 涪陵区| 大冶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