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PWM的CMOS數據接口電路設計

        一種基于PWM的CMOS數據接口電路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09 來源:網絡 收藏

        給出了一個基于0.25 m標準CMOS工藝的高速數據。采用PWM(脈寬調制)技術和PLL(鎖相環路)結構,降低了CRC(時鐘恢復電路)的復雜程度。系統數據傳輸速達到400Mbps。適于接口數目有限,時鐘恢復電路盡可能簡單的電路系統。對實現片上IP核之間、乃至芯片之間的互連有參考意義。

        1 引言

        隨著電路系統需求的擴展,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技術的進步,現代數字系統多工作在幾百Mbps的速率上,這些高速系統常包含多個電路模塊。系統中不同模塊間的接口十分重要,它一般采用總線結構。為了獲得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必須增加內部總線寬度,實際應用中,采用更大芯片面積和更多端口數目。這類問題也出現在板級系統中。為此,提出一個端口同時傳輸多個比特的概念以解決該問題,即采用調制技術,在電路中將數據與時鐘信號合并為一個通道以減少端口數。為解調該信號,接收端則采用時鐘恢復電路(CRC)從數據流中提取時鐘信號。常用的調制技術包括PPM[1],PCM及PWM[2,3]。

        給出了一采用PWM,傳輸速率達400Mbps的數據。用脈沖寬度對數據進行編碼,并保證含時鐘周期上升沿,將時鐘信號嵌入到編碼后的數據中,這樣在接收端很容易以傳統的PLL恢復出時鐘。可用PLLVC輸出來解PWM編碼信號,這樣電路幾乎就只需一個PLL。由于接收信號每個周期都有上升沿,避免了數據格式不同引起的電平與時間偏移。

        2 基本原理與系統結構

        PWM的脈寬值T與數據速率D可以分別表示為:

        上式中N表示每符號的比特數,R表示符號率, 為單位脈寬。為簡化電路設計,我們取N=2。PWM發送單元包括一串/并轉換,PWM調制器,發送PLL,二分頻器及。接收單元包括接口電路,PWM解調器,接收PLL,并/串轉換。

        每2bit的數據通過串/并轉換合并對應為一個符號。00, 01, 10, 11四個不同符號分別對應不同的脈寬。每個符號對應2bit信息,因而采用二分頻電路。CLK經二分頻后作為PLL的參考時鐘。PLL中的VCO能產生五種時鐘相位供PWM調制器使用。PWM由VCO的第一個相位輸出觸發實現同步,由另外四個中的一個來復位,實現了上升沿觸發同步,脈沖寬度編碼的PWM發送電路。

        接收電路與發送電路工作過程相反,接收到的PWM信號首先經過接口電路轉化為全擺幅CMOS電平。然后一路送PLL,一路接收PWM,接收PLL與發送PLL相似,只是在各相輸出后產生五個附加相,這五個附加相準確定位,用以檢測PWM編碼信號的下降沿,由圖1可知只要確定了下降沿,符號就能被解碼成2bit的信號,經并/串轉換輸出。

        電路的功耗主要來源于PWM編、解碼器及接收、發送PLL。若N增加,上升、下降過程的密度減少,發送與接收單元功耗也隨之減少。發送與接收PLL的功耗由下式決定:

        顯然,這個功耗值與N并無直接關系。

        3 電路設計

        3.1 發送/接收PLL

        PLL的性能在本接口電路中相當關鍵,若將PLL與低噪聲的數字電路集成在同一塊硅片上,抖動問題尤為重要。該電路采用的PLL是一個包含PFD,低通濾波器/泵浦,VCO在內的傳統電流泵浦型PLL(CPPLL)。采用外接低通濾波器以減少片上面積,如前所述,發送、接收PLL只在VCO上有所不同。

        為獲得低抖動PLL,PFD的性能很重要,PFD的品質可由死區值(即不可檢測的最小相位差)來衡量,傳統的靜態PFD用NAND來復位內部節點,延時大,死區值較大,導致了大的時鐘抖動,從而限制了電路的最高工作頻率。本文采用dec-PFD (double edge checking PFD) [4],以避免dd-PFD(difference phase frequency detector)的非對稱性問題,獲得較少的死區值,更高的工作頻率與更低的功耗。泵浦是基于差分對的全差分電路,以UP/DOWN和UPb/DOWNb來切換差分對,獲得泵浦電流。電流源則始終處于通的狀態,開關切換時造成的影響減至最小,避免了從泵浦關態到通態過長的恢復時間。缺點是增加了一定的功耗。

        PLL的另一個關鍵模塊是VCO,VCO設計的主要問題是噪聲容限,它決定了PLL在一定的噪聲環境下時鐘抖動的大小。電路采用五相差分型環路振蕩器,為PWM的調制解調提供五相信號。事實上,電路中存在很多噪聲會引起時鐘的抖動,其主要來源就是同一塊基板上集成的大量電路所造成的電源噪聲。為此,我們希望電路能有較大的PSSR(電源抑制比),我們采用圖2所示折疊式電路,每一態都由nmos差分對及pmos對稱負載構成。

        VCO振蕩器的頻率取決于狀態數S,及每一態的延時td,如下式所示:

        式中td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Vsw為差分輸出擺幅,CVsw/Iss為平均充放電時間。

        顯然,各狀態的時間偏差與寄生電容上電壓、電流源、輸出波形幅度的波動相關。由于負反饋的作用,Vsw是固定的,這個值介于Vdd和Vref之間。保持Iss為常數,級聯電流源輸出電阻愈大,PSSR就愈高。對稱pmos負載用二極管短接,產生關于輸出電平中心對稱的近于線性的I/V曲線。若電源由于噪聲波動上升,Vsw與Iss同時上升,td可保持不變,即td可不受電源波動的影響。這有助于降低VCO對電源的敏感度,如圖2所示,每一個狀態的電流源以兩個nmos管擔任。VCO各相輸出之后是DSE電路[5],將Vsw差分輸出轉換為軌對軌輸出,其特點是不同Vref時都有50%的占空比輸出。

        2.2 PWM調制解調器

        前面已知PWM調制器的輸出僅僅包含四種寬度的信號,可采用數字方法產生PWM信號,PWM調制器如圖3所示,兩個主要的模塊為相位檢測(PD)和相位選擇(PS)。此PWM調制器中,PD與一般的PLL中PD的作用類似,即輸出一個與兩個輸入信號相位差成正比的脈寬信號。PD由一個確定的,四個不確定的相位觸發,圖中P1~P5, P1為置位相,P2~P5為四個可能復位相,通過串/并轉換輸出S0,S1來選擇。為避免多次復位的發生,則采用圖4所示的PD。圖5則是PS原理圖,為提高工作速度采用偽NMOS電路。

        6 串/并轉換電路

        PWM解調電路如圖3所示,接收PLL對接收的已調信號進行采樣,產生相位采樣信號。比較采樣值就可以恢復出原來對應的數據(發送值)。由于采樣信號來自于接收PLL,具有更加穩定的特點。

        2.3 串/并,并/串轉換

        串/并轉換的作用是將兩個相鄰的輸入數據并化形成S0,S1兩信號,用以進行調制控制,電路如圖6所示。并/串轉換是將解調后的信息串化恢復出數據,電路結構與串/并轉換相似。

        2.4 接口電路

        為實現電路測試,考慮與1394a的連接,接口電路由漏極開路電流型晶體管,電平轉換器,差分構成[6]。差分為自偏壓型,具有較寬共模輸入范圍且在電路高頻工作時保證較低誤碼率。

        3 實驗結果

        電路采用0.25 m DPTM工藝,除LPF,電路都集成在片上,發送單元,接收單元,及發送/接收PLL面積分別為:921×570 m2,723×448 m2,503×339 m2。PLL鎖定在200MHZ時的輸出,利用Tektronix CSA803A測量可得PLL輸出峰-峰抖動為97ps,均方根為9.1ps。

        發送電路以不同的四種數據輸入產生四種不同的脈沖寬度,對應這些數據測得的脈沖占空比分別為19.5%, 39.0%, 61.3%, 78.6%,與理想值略有差異。我們保證數據流中有各種脈寬出現,使數據速率達到400Mbps時輸出與輸入相同。脈沖寬度與理想值的差異,可能是由于相位選擇環路動態工作時的定時偏差所引起的,這一偏差愈大會使PWM解調器的采樣范圍減小,增加誤碼率。2.5V供電時功耗為79mW,說明該電路以簡單較少的端口可以良好的工作在400Mbps速率上,對數據格式亦無特別限制,表1給出了電路的性能指標。

        表1 電路的性能指標

        4 結論

        給出的一個基于PWM的高速數據接口電路,采用0.25 m標準CMOS工藝制造,以PLL構造電路,符號速率為200Mbps,數據速率為400Mbps,2.5V供電時接口電路功耗為79mW,適用于接口數目少且接口電路盡可能簡單的系統,對實現片上IP核之間、乃至芯片之間的互連有積極的意義。

        pwm相關文章:pwm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漳平市| 丰台区| 九江县| 杭州市| 资中县| 浦县| 凤山市| 晋城| 渑池县| 岳阳市| 陆良县| 都匀市| 安多县| 临泉县| 光泽县| 昭觉县| 察哈| 余姚市| 长岛县| 新绛县| 四子王旗| 绥棱县| 抚远县| 阿勒泰市| 望城县| 偏关县| 邵阳市| 曲沃县| 黄石市| 三都| 黄浦区| 大渡口区| 阜新| 桐乡市| 阳信县| 武隆县| 永川市| 靖西县| 雷波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