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網絡造就亞運數字化神經系統
六大措施確保信息安全
據悉,本屆亞運會網絡規模龐大,僅是運動會網就涉及到53個比賽場館,近萬臺終端,技術防范難度大,而所有涉亞信息系統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安全漏洞和安全隱患,系統運行風險高。為確保本屆亞運會順利進行,廣州市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不斷強化安全監控和應急響應措施,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網絡失竊密的防范能力,不斷提高從指揮、響應、協調、通報、支援、災備的整體處理能力。同時還成立了政務網絡與安全保障小組,通過六項措施確保了亞運期間信息安全。
政務網絡與安全保障小組同100多家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簽訂了亞運期間電子政務系統安全責任書,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共組織了6次安全測評和漏洞監測,展開了3輪風險評估,同時組織了多次遠程滲透性攻擊測試,及時發現和解決涉亞信息網絡安全漏洞和隱患;重點檢查了72家單位,合計188個電子政務網站,317個應用系統,468臺關鍵服務器,476臺核心網絡設備,以及所有設備所在的機房;從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管理安全6個方面、47個檢查細項、142個指標項開展信息安全檢查,對存在問題逐一整改解決;組織了由廣東互聯網應急中心(GDCERT)、公安網監、以及各網絡承建單位本身多層次的24小時監測體系,制定了亞運信息網絡應急預案,全面做好各項應急處置準備工作。
四大網絡織就亞運數字化神經系統
亞運網絡安全,除了大家所了解的語音通信和寬帶互聯網之外,其實背后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包括亞運賽事(AGIS)和亞運管理(ADMIN)兩大專用計算機網絡、語音通信和寬帶互聯網兩大通信網絡。這四大網絡是整個亞運信息技術和通信系統的骨骼和神經,是整個廣州亞運會運行管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管理的最基礎保障。
四大網絡聯通所有69個亞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開通亞運專網信息點近7000個、電話近萬臺、寬帶互聯網接入點2000多個,配置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各類信息技術終端設備1.7萬多臺,形成信息溝通交流便捷、指揮調度高效有序的有機網絡載體。
廣州市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正是通過以上六項措施,確保了亞運期間涉及國計民生的電力、民航、金融、海關、電子政務等納入監測范圍的400個重點單位的網絡系統總體運行正常,未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