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TDK5110與TDA5220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

        基于TDK5110與TDA5220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

        作者: 時間:2011-04-15 來源:網絡 收藏
        介紹一種基于英飛凌公司TDK5110與TDA5220芯片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對該系統的無線數據傳輸部分進行了深入分析,重點分析了無線發射芯片TDK5110及無線接收芯片TDA5220的參數設計與硬件電路設計。該系統具有極強的抗干擾性,可以應用在惡劣的溫度環境下,實現了對溫度狀況的實時監控,有效地降低了發射系統功耗,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簡單、方便、實用的東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現在,無線通信技術已經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些不利于有線通信的場所,無線通信技術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到對講機,大到移動通信網絡,它們無疑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在生產環境惡劣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不能長時間停留在現場觀察設備是否運行正常,就需要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一個環境相對好的控制室內,工作人員可以在這里觀察整個生產線的一舉一動。由于廠房大、監測點多等原因,需要傳輸的數據多,使用傳統的有線數據傳輸方式就需要鋪設很多很長的線纜,浪費資源,占用空間,可操作性差,出現錯誤時換線困難。顯然,采用有線數據傳輸弊端很多,因此采用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可大大改觀有線方式的不足。又如在冷庫等不利于工作人員天天進出的場所,采用無線數據發射方式可以避免進出困難,同時無線發射裝置的移植性好,可隨時安裝或拆除。基于以上考慮,本文設計探討了基于TDK5110與TDA5220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

          1 無線數據傳輸原理

          系統由兩部分組成,通過無線方式聯系在一起。第一部分作為溫度采集與發射部分,置于被測環境中。這部分上電后開始測量溫度,并將測得的溫度數據實時發送出去。第二部分作為溫度接收和處理部分,上電后開始接收第一部分發射過來的溫度數據,并將數據送給計算機進行存儲和處理。系統的整體設計硬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圖1的上側為溫度采集與發射部分原理框圖,該部分通過發射芯片TDK5110向下側的溫度接收與處理部分發送溫度數據,同時通過接收芯片TDA5220接收上側溫度采集與發射部分發送過來的溫度值,通過主控器AT89C52把溫度值送給計算機。

          


          2 發射/接收芯片參數及電路設計

          2.1 發射芯片

          英飛凌TDK51lO是一塊工作頻段在434/868 MHz的單芯片ASK/FSK發送器。芯片具有相當高的系統集成度,片上完全集成了PLL合成器和一個高效率功放以驅動天線,所以使用時只需要非常少的外圍電路,適合電路的微型要求。另外其獨到的電路和功放模塊設計以及睡眠、PLL起振和發射三種模式的設置使得芯片具有很好的低功耗特性。

          對于FSK調制電路的設計,需要分析圖2所示電路對發送信號頻率的影響。

          

          其中,CL表示晶振的負載電容;CSW是FSK開關的對地電容,包括了布線時的分布電容,一般可以3 pF計入;對于13.56 MHz的晶振,R=100 Ω;L=4.6μH。該電路是通過外接的Cv1、Cv2值改變晶振負載電容來實現頻率變化的。當FSKDTA=0,開關閉合,Cv2和CSW都被短路,Cv1和L構成等效負載電容;當開關打開時,CSW、Cv2都計入回路,Cv1、CSW、Cv2和L構成等效負載電容。晶振振蕩頻率與負載電容之間的關系為:

          

          其中:

          CL為晶體振蕩在中心頻率f時所要求的負載電容。

          C0、C1為晶振內部等效電容值。

          f'=32f,為晶振振蕩在中心頻率f時的發射頻率。

          △f為想要實現的距離晶振中心振蕩頻率的頻偏。

          當采用TDK5110推薦的NX6035SA晶振時,f=13.568 75 MHz,C0=1.5 pF,C1=5.8 pF,CL=12 pF。

          假設為實現“O”的發射△f,計算得到CL0值。但由于芯片內部等效電感的存在,需要修正Cv1值,此時開關閉合,所以修正式子:

          

          其中ω0為發射“0”時晶振振蕩角頻率。

          得到:

          

          在晶振f=13.568 75 MHz時,芯片等效電感L=4.6μH,所以計算可得Cv1=10 pF。

          同樣實現“1”的發射△f,計算得到CL1值為此時晶振回路中Cv2和CSW并聯后再與Cv1、L串聯后的等效電容值。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宁武县| 邵阳市| 翁牛特旗| 南溪县| 七台河市| 巴彦淖尔市| 武邑县| 嘉禾县| 潜江市| 南华县| 历史| 兴安盟| 湘阴县| 石门县| 开江县| 小金县| 海丰县| 清涧县| 昭通市| 渑池县| 平和县| 静海县| 日喀则市| 景洪市| 定陶县| 大港区| 松潘县| 军事| 化州市| 巨鹿县| 武穴市| 马关县| 营口市| 年辖:市辖区| 兴安县| 饶平县| 嘉峪关市| 手游| 武乡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