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IP技術在CDMA2000通信中的技術應用及實現
1 移動IP在CDMA2000中的應用
1.1 基于移動IP的網絡參考模型
CDMA2000為三大3G標準之一,除傳統的語音通信外,還支持高速數據業務。CDMA2000核心網可向移動用戶提供基于簡單IP的公網/專網接入業務和基于移動IP的公網/專網接入業務。圖1為基于移動IP的網絡參考模型。

1.2 網絡關鍵設備介紹
基于移動IP的CDMA2000分組核心網絡包括分組控制功能(PCF)、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DSN)、認證授權和計費(AAA)以及本地代理(HA)。
PCF主要用于建立、維護和終止鏈路層到PDSN的連接,與無線資源控制共同請求和管理無線資源,以便在移動臺之間轉發數據包:
PDSN主要用于建立、維護和終止鏈路層與移動臺的PPP會話,執行對移動用戶分組數據會話的認證、授權和計費,將移動臺的IP地址映射成唯一的鏈路層連接或標識,按照QoS要求標記并處理數據包。PDSN還增加FA功能,負責提供隧道出口,并將數據解封裝,發往移動臺;
AAA負責管理用戶,包括用戶權限、開通業務等信息。目前AAA采用的主要協議為RADIUS,因此也可以成為RADIUS服務器;
HA負責將分組數據通過隧道技術發送給移動用戶,并實現PDSN之間的宏移動管理。PDSN通過R-P接口連至無線網絡(RN)。移動終端與PDSN之間的鏈路層協議采用PPP協議,網絡層協議則采用IP。
1.3 代理移動IP引入
移動IP解決了簡單IP在移動尋址、跨PDSN切換等方面的缺陷,但對移動終端有較高的要求。移動終端要支持移動IP,則需要增加額外的軟件來處理移動IP相關信令以完成移動IP注冊,基于以上考慮,各CDMA2000通信設備生產商和運營商開始考慮代理移動IP(Proxy Moblle IP,簡稱PMIP)方案,這使得只支持簡單IP的移動終端也可以使用移動IP業務。
當用戶接入PDSN時,在PPP Session建立階段,由PDSN通過去AAA鑒權或本地配置來判斷用戶是否為代理移動IP用戶,并收集進行移動IP注冊所需要的信息,然后由PDSN代替移動終端向HA發起移動IP注冊請求,向HA注冊,如果注冊成功,則在IPCP協商階段將HA或者AAA分配的地址分配給用戶,在PDSN和HA之間會建立一個隧道,進行下行數據的轉發,根據需要也可以建立反向隧道,代理移動IP用戶的數據面處理和普通移動IP用戶一致。
在代理移動IP場景下,PDSN將代替手機移動終端完成移動IP的注冊、更新和維護操作,無須移動終端介入處理移動IP信令。
代理移動IP比普通移動IP本身有著更多的優勢,是在網絡部署時需要考慮的一種方案。
2 移動IP關鍵技術
2.1 NAI的使用
網絡接入標識NAI在RFC2486中定義,目的是支持撥號用戶的漫游,其格式為NAI=username/(usemame“@”realm)。NAI用于確定用戶的本地鑒權服務器,簡單IP中應用于PPP的鑒權階段。
在Mobile IP中,一般PPP無CHAP過程,使用注冊請求消息中的MN NAI擴展來標識用戶。RFC2794定義了一種移動IP擴展:Mobile Node NAI Extension,此擴展也是在移動IP注冊請求消息中必須要攜帶的擴展。PDSN在收到移動IP注冊請求后,從中提出MN NAI擴展,然后使用Radius協議對移動終端進行鑒權。
對于代理移動IP,用戶的屬性在AAA上基于NAI或者realm配置,簡單IP用戶到AAA鑒權時,AAA鑒權應答返回用戶授權信息,PDSN設備可以處理移動IP業務。
由于不同的移動終端可以使用相同的NAI,NAI不是唯用戶的標識,可以配合IMSI擴展共同標識用戶。
2.2 鑒權認證
移動IP用戶在PPP協商階段不到AAA鑒權,移動IP注冊請求消息中攜帶各種認證擴展來實現各種安全認證。
PDSN設備可以集成FA功能,移動IP用戶入網時,FA可以強制通過FAAA到HAAA對用戶進行安全認證(此種場景出現在用戶處于外地網絡時,當處于歸屬網絡時,PDSN可以直接將認證消息發送給HAAA,不需要通過FAAA做代理),HA設備在處理移動IP注冊請求信令時,可以選擇到HAAA進行二次認證,移動IP信令刷新時,可以不再去HAAA進行認證,重復認證對HAAA的信令處理能力要求較高,并且多次認證對用戶的接入時延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配置用戶的認證策略時需要綜合考慮。
代理移動IP用戶在PPP協商階段的流程同普通的簡單IP用戶,PPP階段需要對AAA進行認證,PDSN/FA根據AAA鑒權應答授權的信息或者本地配置的策略為移動終端直接發送移動IP注冊消息給HA,此時,HA設備可以選擇到AAA進行二次認證,處理機制同普通的移動IP用戶。
2.3 隧道技術及數據路由
隧道技術在移動IP中非常重要。移動IP使用IP in IP封裝,最小封裝和通用路由封裝(GRE)3種隧道技術。
1)IP in IP封裝 由RFC2003定義,用于將IPv4包放在另一個IPv4包的凈荷部分。它在原始IPv4數據包的現有報頭前插入了一個外層IP報頭,外層IP報頭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別標識隧道中的兩個邊界節點。內層IP報頭(即原始IPv4數據包頭)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別標識原始數據包的發送節點和接收節點。采用IP in IP封裝的隧道對穿過的數據包來說,猶如一條虛擬鏈路。移動IP要求本地代理和外地代理IP in IP封裝,以實現從歸屬代理到轉交地址的隧道。
2)IP的最小封裝 由RFC2004定義,是移動IP中的一種可選隧道方式。目的是減少實現隧道所需的額外字節數,通過去掉IP in IP封裝中的內層IP報頭和外層IP報頭的冗余部分完成。與IP in IP相比,它可節省字節(一般8字節)。但使用這種隧道技術有一個前提,就是原始的數據包不能已經被分片,因為IP的最小封裝技術在新的IP報頭和凈荷之間插入了一個最小轉發報頭,它不保存有關分片的情況。在隧道內的每臺路由器上,由于原始包的生存時間閾值都會減小,以使得本地代理采用最小封裝時,移動終端不可到達的概率增大。故最小封裝為不推薦使用。
3)通用路由封裝 由RFC170l定義,是移動IP采用的最后一種隧道技術。除了IP協議外,GRE還支持其他網絡層協議,它允許一種協議的數據包封裝在另一種協議數據包的凈荷中。在某些應用中,GRE防止遞歸封裝的機制也非常有競爭力。由于GRE為一種三層VPN協議,CRE頭可以攜帶擴展的Keyr和Sequence Number對數據報文進行標識,所以此種數據封裝方式靈活性較高,在代理移動IP應用場景中,設備可以直接使用這種數據封裝(代理移動IP也可以根據配置決定使用哪種數據封裝方式,普通移動IP還是需要通過協商使用某種數據封裝)。
4)數據路由 移動IP用戶下行數據必須經過HA進行轉發,移動IP用戶的上行數據轉發分為2種情況:普通路由和反向隧道。①普通路由方式:移動終端訪問業務服務器,上行數據由PDSN/FA轉發至業務服務器;②反向隧道方式:移動終端訪問業務服務器,上行數據由PDSN/FA轉發至HA,HA再轉發給業務服務器。這兩種數據轉發方式的使用取決于移動IP信令協商的結果,在大多數的應用場景中,移動終端獲取的IP地址均為私網地址,所以數據轉發必須使用反向隧道方式。不同的數據轉發方式對計費點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影響。
2.4 計費方案
2.4.1 3GPP2后付費
由RFC2868和3GPP2 X.S0011-005協議定義的后付費計費方式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方式,分組計費數據的采集分為兩部分:無線數據的采集,通過RN;IP網絡數據的采集,通過PDSN。在一個用戶會話期間(或者一個A10連接期間),PDSN匯總兩部分計費數據形成UDR(User Data Record),通過計費消息發往AAA服務器,AAA服務器只是負責將這些信息進行記錄,產生話單,對計費信息本身不做任何修改。
2.4.2 3GPP2預付費
3GPP2 X.S0011-005-C協議定義了預付費處理機制,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以下幾種方式:基于流量的預付費,基于時長的預付費;基于流量或時長的預付費。預付費在普通簡單IP和移動IP應用場景下處理比較簡單,但是在多業務應用場景下,涉及到對A10連接和多流進行預付費處理,實現比較復雜。
2.4.3 內容計費
內容計費作為一種靈活的計費方式,基于diameter承載,在WCDMA核心網中應用比較廣泛,它亦可以應用在CDMA2000系統中,需要在網絡環境中增加在線計費系統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設備,PDSN/FA和HA設備可以作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