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變壓器次級輔助繞組的軟開關PWM三電平變換
摘要:提出一種新型的ZVZCSPWM三電平直流變換器,在變壓器的次級側附加一個輔助繞組,整流得到的輔助電壓,為滯后管創造零電流條件,較好地解決了滯后管輕載下軟開關難的問題。新的主電路拓撲減小了高壓下功率器件的電壓應力。分析了各時段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了設計參考和實驗結果。
關鍵詞:三電平變換器;零壓開關;零流開關;移相脈寬調制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諧波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技術是解決諧波污染的有效手段。而三相功率因數校正變換器的前級輸出直流電壓一般為760~800V,有時甚至高達1000V,這就要求提高后級變換器開關管的電壓定額,但是,很難選擇到合適的開關管[1]。另外,高頻化也是變換器發展的方向,但是隨著開關頻率的提高,開關損耗也成比例地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穎的ZVZCSPWM三電平變換器,使開關管承受的電壓應力為輸入直流電壓的一半,并使開關損耗減小,從而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克服了文獻[2]-[3]中所提出的ZVZCS三電平變換器的部分缺點,其主電路如圖1所示。它采用移相控制,其中C1和C2是分壓電容,其容量相等,并且很大,均分輸入電壓Vin,即VC1=VC2=Vs=Vin/2。Lk是變壓器初級漏感,D5,D6是箝位二極管,S1和S4是超前管,C3和C4分別是S1和S4的并聯電容,S2和S3是滯后管。Css為聯接電容,分別將兩只超前管和兩只滯后管的開關過程連接起來。Ch是維持電容,它使初級電流復位,從而實現滯后管的ZCS,并防止初級電流ip反向流動。Lf是輸出濾波電感,Cf是輸出濾波電容,R為負載。
圖1 主電路拓撲
2 工作原理及軟開關效果
ZVZCSPWMTL直流變換器有9個工作模式,對應的工作波形如圖2所示。
圖2 工作波形圖
在分析工作模式前作如下假設:
1)所有開關管、二極管均為理想器件;
2)所有電感、電容均為理想元件;
3)電容Css足夠大,穩態工作時,Css的電壓恒定為Vin/2;
4)輸出濾波電感Lf足夠大,其電流為輸出電流Io,可以認為是一個恒流源;
5)C3=C4=Cr。
2.1 工作原理[4][5]
模式1(t0~t1) t0以前S1已開通,t0時刻S2導通,此時vab=Vs=Vin/2。由于Lk的存在,ip不能突變,所以S2是零電流開通。ip逐漸增加,但還不足以提供負載電流,D7與D8依然同時導通,變壓器次級繞組被鉗位在零電壓,變壓器輔助繞組上的電壓也為零。初級電流如式(1)線性增加
ip=t (1)
模式2(t1~t2) 在t1時刻,ip=nIo(n=N2/N1),初級開始為負載提供能量。輔助電路中的D9導通,維持電容電壓vCh開始充電上升。維持電容的電壓和充電電流由式(2),式(3)給出
vCh(t)=naVs[1-cos(ωat)] (2)
ich(t)=-sin(ωat) (3)
式中:Za=為諧振電路的特征阻抗;
ωa=為諧振頻率;
na=N3/N1為變壓器輔助繞組與初級繞組的匝比,它小于變壓器次級與初級匝比n=N2/N1的一半(忽略漏感和次級整流二極管的結電容間的寄生影響,以簡化工作過程的分析)。
模式3(t2~t3) t2時刻,Lk與Ch完成了半個諧振周期,VCh=2naVs,電容Ch試圖通過Dh放電,然而VChVrec,所以Dh反偏。維持電容Ch保持電壓不變,輸出功率由主繞組承擔。
模式4(t3~t4) t3時刻S1關斷,ip給C3充電,C3上電壓逐漸上升,所以S1是零電壓關斷。同時C4放電,此時Lk和輸出濾波電感Lf相串聯,Lf一般很大,ip近似不變,類似于一個恒流源,C3電壓線性上升,C4電壓線性下降。
vC3(t)= (4)
vC4(t)=Vs- (5)
初級電壓vab=vC4,次級整流電壓與初級電壓下降的斜率相同。
模式5(t4~t5) t4時刻次級整流電壓下降到維持電容電壓VCh,此時二極管Dh導通,整流電壓隨著維持電容電壓變化(設Ch比C3,C4大得多),Ch開始為負載提供部分電流。因為漏感儲能仍使C3充電C4放電,初級電壓幾乎按與先前同樣的斜率下降,這意味著次級整流電壓比初級電壓下降得慢。初級電壓與次級反射電壓之差加在漏感上,初級電流ip開始下降。折算到初級的簡化等效電路如圖3(a)所示,初級電流和電壓以及次級電壓為
ip(t)=nIocos(ωbt)+
nIo (6)
vab(t)=sin(ωbt)-
(7)
(a)模式5 (b)模式6 (c)模式7
圖3 簡化等效電路圖
Vrec(t)=-sin(ωbt)+
t+2naVs (8)
式中:ωb=;
Ceq=C3+C4。
模式6(t5~t6) t5時刻,C3的電壓上升到Vs,C4的電壓下降到零,vab=0,此時D4自然導通。D4導通后,C4的電壓被箝在0,因此可零電壓開通S4,S4與S1驅動信號之間的死區時間應大于(t5-t3)。次級電壓折算到初級后都加在漏感上,初級電流迅速下降。折算到初級的簡化等效電路如圖3(b)所示。初級電流和次級電壓為
ip(t)=Iacos(ωct)-sin(ωct)+Ia (9)
vrec(t)=nIaZcsin(ωct)+Vacos(ωct) (10)
式中:Zc=;
ωc=;
ip(t5)=Ia;
vrec(t5)=Va。
模式7(t6~t7) t6時刻初級電流完全復位,整流電壓vrec(t6)=Vβ。然后整流二極管D7關斷,Ch提供全部負載電流,整流電壓迅速下降,簡化等效電路如圖3(c)所示。此模式下的整流電壓按式(11)線性下降。
vrec(t)=Vβ-t (11)
模式8(t7~t8) t7時刻Ch放電完畢,然后整流二極管D7,D8同時導通,均分負載電流。
模式9(t8~t9) t8時刻關斷S2,此時ip=0,因此S2是零電流關斷,以后是S2與S3的死區時間。t9時刻開通S3,由于Lk的存在,ip不能突變,所以S3是零電流開通,電路工作進入另半個周期,其工作情況類似于前面的描述。從以上工作模式分析可以看出,這種變換器可以獲得很好的ZVZCS軟開關效果,并減小了占空比丟失。
2.2 ZVZCS軟開關效果
2.2.1 超前管的ZVS范圍
超前管并聯的電容首先利用輸出濾波電感的能量充電/放電(模式4),然后通過漏感儲能充電/放電(模式5),因此易于實現ZVS,但在負載很輕時,超前管的ZVS會受到限制。在模式4最后時刻的初級電壓等于維持電容電壓折算到初級的峰值,初級電流ip=Ion,從能量關系來看,若要實現ZVS,則漏感儲能要大于或等于維持電容儲能,即
Lk(Ion)2
(C3+C4)
Io?(12)
式(12)決定了超前管的ZVS范圍,從式中可以看出,超前管的ZVS是由變壓器匝比,開關管并聯電容,變壓器漏感和輸入電壓共同決定的,當電路中的條件滿足式(12)時,在任意負載條件下,超前管都可以實現ZVS。
2.2.2 滯后管的ZCS范圍
從前面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初級電流由維持電容電壓來復位。在輕負載下,維持電容不能完全放電,所以充電少,負載越輕,維護電容峰值電壓越低。然而復位電流也隨負載電流的減小而減小,滯后管的ZCS也能通過很低的維持電容電壓獲得,因此,滯后管的ZCS變化范圍足夠寬。
3 實驗結果
一個2.7kW的變換器驗證了這些特性。輸入為三相50Hz/380V,輸出為直流27V/100A,變換器工作頻率為20kHz。超微晶ONL-805020,N1=30,N2=5,N3=2,Lk=5μH,Ch=20μF,功率模塊為2MBI50L-120X2。圖4-圖9為試驗得到的波形。實驗表明,該變換器可以在較輕負載下實現了軟開關。
圖4 S1集 電 極 電 壓 與 驅 動 波 形
Vin=600 V 10μs/div
圖5 S1與S2集 電 極 電 壓 波 形
Vin=600 V 10μs/div
圖6 變壓器初級電流波形
10μs/div 10A/div
圖7 S1零壓開通波形1:vcel(50V/div)
2:icl(10A/div) 1μs/div
圖8 S1零壓關斷波形1:vcel(50V/div)
2:icl(10A/div) 1μs/div
圖9 S2零流關斷波形1:vce2(50V/div)
2:ic2(10A/div) 1μs/div
4 結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ZVZCSPWM三電平變換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并進行了電路實驗。開關管承受的電壓應力為輸入直流電壓的一半,因此,該變換器適用于輸入電壓
較高的場合。采用變壓器輔助線圈和簡單的輔助電路獲得ZVZCS,大大地降低了開關損耗使變換器可以工作在較高的開關頻率。這種變換器優點明顯,如可以在較寬的負載范圍內實現軟開關,占空比損失小,成本低等。
pwm相關文章:pwm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