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手機中WIFI,藍牙,紅外發射機的輻射影響

        手機中WIFI,藍牙,紅外發射機的輻射影響

        作者: 時間:2011-06-11 來源:網絡 收藏
        信息技術日益發達, 人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 逐漸關心電信終端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帶來的健康問題。摩爾實驗室(MORLAB)也會經常收到關于手機輻射方面的咨詢。事實上手機輻射本質就是電磁波輻射(它是非電離輻射的一種),電磁波輻射的大小一般來說其是由手機發射功率來決定的。根據標準GSM手機最大的發射功率為2W,正常使用時達不到最高的發射級別,所以正常情況下目前還沒有證據或實例能說明其對人體的健康有大的威脅。另外,手機中還帶有藍牙、WIFI、紅外等發射機,這些發射機的工作會不會引起的輻射問題了?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這幾種發射機的工作狀態和功率及其的電磁波輻射情況。



        1.藍牙:

        工作頻率:2.4GHz

        藍牙是能工作在以下三種功率級下的短距離無線網絡技術:



        功率級1(最高功率電平+20dBm,有效范圍100m), 即0.1W 是GSM手機最大功率的1/20。



        功率級2(最高功率電平+4dBm,有效范圍20m), 即2.5mW 是藍牙耳機常用功率等級.



        功率級3(最高功率電平0dBm,有效范圍10m)。 即1mW是GSM手機最大功率的1/2000。


        藍牙是短距離傳輸模式, 藍牙耳機如果離手機很近的話, 一般其的功率等級也就在2或3,和GSM主頻信號強度相比,藍牙部分引起的電磁波輻射是比較小的.

        2.WIFI

        工作頻率2.4GHz (802.11 b,g)


        根據歐標EIRP規定, 最大不超過100mW. 即+20dbm, 約為GSM峰值功率的1/20



        跟藍牙類似, 也是近距離傳輸模式, 且一般為傳輸數據時使用,通常不會緊貼人體, 特別不會靠近頭部,所以電磁波輻射總量很小。

        3. 紅外(IRDA)

        頻率: 約為30,000GHz

        紅外線是波長在750nm至1mm之間的電磁波,它的頻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見光,是一種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線。由于紅外線的波長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適合應用在需要短距離無線通訊的場合,進行點對點的直線數據傳輸。紅外數據協會(IRDA)將紅外數據通訊所采用的光波波長的范圍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內,其的傳輸角度通常要在30度錐角以內,因此手機的紅外窗口幾乎要正對紅外適配器 ,我們在手機與紅外適配器間即使插進一張薄紙也會中斷連接,因此其對人體可能產生的輻射量比我們在陽光下收到的輻射的量還小。



        綜上所述,事實上手機中常見的藍牙,WIFI和紅外接口所能引起的輻射量增加量是很少的,消費者大可不必過多的擔心由于使用手機中的藍牙、WIFI或紅外接口會明顯增加對人體輻射傷害。根據摩爾實驗室(MORLAB)的經驗,市面上正常通過檢測認證而上市的手機,應該說在輻射水平上基本都是合格的,消費者均可放心使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赤水市| 阿巴嘎旗| 安宁市| 泰宁县| 清水河县| 惠东县| 靖州| 安平县| 灵宝市| 黄平县| 邢台县| 顺义区| 长岛县| 资溪县| 福州市| 绥中县| 通榆县| 白沙| 大新县| 凤山县| 诏安县| 高密市| 宜城市| 镇赉县| 东兰县| 太仆寺旗| 鲁甸县| 临沭县| 陇南市| 盘锦市| 阳西县| 紫阳县| 平定县| 鹿邑县| 新田县| 泾源县| 陇西县| 武功县| 略阳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