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作者: 時間:2011-08-19 來源:網絡 收藏
        名目繁多,但所有電子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任何都包括6個基本結構。
        1. 話筒(傳聲器或麥克風) 接收聲音并把它轉化為電波形式,即把聲能轉化為電能。
        2. 放大器 放大電信號(晶體管放大線路)
        3. 耳機把電信號轉化為聲信號(即把電能轉化為聲能)。
        4. 耳模(耳塞) 置入外耳道。
        5. 音量控制開關
        6. 電源 供放大器用的干電池。
        助聽器除有上述6部件外,大多數(shù)型號的助聽器還有3個附件,或稱3個附加電路(音調控制、感應線圈、輸出限制控制)。現(xiàn)代電子助聽器是一放大器,它的功能是增加聲能強度并盡可能不失真地傳入耳內。因聲音的聲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將其轉換為電信號,放大后再轉換為聲能。輸入換能器由傳聲器(麥克風或話筒)、磁感線圈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將輸入聲能轉為電能傳至放大器。放大器將輸入電信號放大后,再傳至輸出換能器。輸出換能器由耳機或骨導振動器構成,其作用是把放大的信號由電能再轉為聲能或動能輸出。電源是供給助聽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還設有削峰(PC)或自動增益控制(AGC)裝置,以適合各種不同程度耳聾病人的需要。

        舉例分析:

        助聽器工作原理

        耳聾助聽器的電路如圖1所示,它實質上是一個由晶體三極管VT1~VT3構成的多級音頻放大器。VT1與外圍阻容元件組成了典型的阻容耦合放大電路,擔任前置音頻電壓放大;VT2、VT3組成了兩級直接耦合式功率放大電路,其中:VT3接成發(fā)射極輸出形式,它的輸出阻抗較低,以便與8Ω低阻耳塞式耳機相匹配。

        駐極體話筒B接收到聲波信號后,輸出相應的微弱電信號。該信號經電容器C1耦合到VT1的基極進行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由其集電極輸出,再經C2耦合到VT2進行第二級放大,最后信號由VT3發(fā)射極輸出,并通過插孔XS送至耳塞機放音。

        電路中,C4為旁路電容器,其主要作用是旁路掉輸出信號中形成噪音的各種諧波成份,以改善耳塞機的音質。C3為濾波電容器,主要用來減小電池G的交流內阻(實際上為整機音頻電流提供良好通路),可有效防止電池快報廢時電路產生的自激振蕩,并使耳塞機發(fā)出的聲音更加清晰響亮。

        元器件選擇

        VT1、VT2選用9014或3DG8型硅NPN小功率、低噪聲三極管,要求電流放大系數(shù)β≥100;VT3宜選用3AX31型等鍺PNP小功率三極管,要求穿透電流Iceo盡可能小些,β≥30即可。B選用CM-18W型(φ10mm×6.5mm)高靈敏度駐極體話筒,它的靈敏度劃分成五個擋,分別用色點表示: 紅色為-66dB,小黃為-62dB,大黃為-58dB,蘭色為-54dB,白色>-52dB。本制作中應選用白色點產品,以獲得較高的靈敏度。B也可用藍色點、高靈敏度的CRZ2-113F型駐極體話筒來直接代替。

        R1~R5均用RTX-1/8W型碳膜電阻器。C1~C3均用CD11-10V型電解電容器,C4用CT1型瓷介電容器。G用兩節(jié)5號干電池串聯(lián)而成,電壓3V。XS選用CKX2-3.5型(φ3.5mm口徑)耳塞式耳機常用的兩芯插孔,買來后要稍作改制方能使用。改制方法參見圖2所示,用鑷子夾住插孔的內簧片向下略加彎折,將內、外兩簧片由原來的常閉狀態(tài)改成常開狀態(tài)就可以了。改制好的插孔,要求插入耳機插頭后,內、外兩簧片能夠可靠接通,拔出插頭后又能夠可靠分開,以便兼作電源開關使用。耳機采用帶有CSX2-3.5型(φ3.5mm)兩芯插頭的8Ω低阻耳塞機。



        關鍵詞: 助聽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增城市| 邵阳市| 湛江市| 天祝| 泸定县| 张掖市| 拉萨市| 通江县| 彝良县| 兴业县| 读书| 南丹县| 吕梁市| 永丰县| 盐源县| 锡林郭勒盟| 米泉市| 平远县| 金昌市| 双城市| 武夷山市| 抚州市| 耒阳市| 湘潭县| 济阳县| 夹江县| 恩平市| 尤溪县| 塔河县| 麻阳| 比如县| 湖南省| 吉安县| 东城区| 曲水县| 龙岩市| 昭通市| 乾安县| 炎陵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