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電路
在附圖一的FPGA電路中,列舉其中功能比較重要者說明如下: ●主電路:這是完整的數據路徑----從微控制器總線到可共享的參數/地址映像內存、到DRAM/IDE總線。它包含了微控制器能夠存取的所有外部緩存器、事件偵測(event detection)和移動請求位(action request bits)。外部緩存器組是位于DRAM內,執行各種特定的任務;當關機時,這些緩存器將會消失。事件偵測、移動請求位都是為了讓微控制器得知目前的狀態,并采取適當的移動、或執行特定的韌體程序。
●控制用的狀態機:負責接收各種移動請求位,并使所有的控制線生效(assert),最后導致數據移動。它是一種簡單的,但大型的狀態機;平時它處于閑置和等待的狀態,直到要采取移動。所有的狀態是采用S_state_#的方式命名的。OR閘在適當的狀態下,會使正確的控制訊號生效,如附圖二所示。這個電路也包含了「優先級編碼器(priority encoder)」。在閑置狀態時,若擱置了許多個請求,則優先級編碼器可以決定哪一個要先執行。這種電路雖然有點復雜,但是它使用「一熱(one-hot)」的簡單概念。所謂「一熱」是指每一個狀態是使用一個正反器(flip-flop)實現的,在每一個狀態下,只有一個正反器是處于高值,其余都是低值,而且「熱位(hot bit)」會一直移動,直到回到閑置狀態。在DMA路徑上,具有一個正反器(也可以省略不用),當結束DMA作業的條件成立時(ISZERO),此正反器會收到「熱位」。所有的控制訊號是由OR閘產生的,只要輸入的狀態訊號群組中有一個是高值,OR閘就會輸出高值(使控制訊號生效)。例如:若(圖二)的OR2的S_RD_IDE_1或S_WR_IDE_1為高值,則IDE_ADDR的輸出也會是高值,因此IDE_ADDR生效了。不過,有一些對時間要求很嚴格的(timing critical)訊號,并不是使用OR閘產生的,它們是使用建立/重置(set/reset)緩存器產生的。建立/重置緩存器的功效和OR閘一樣,但是沒有延遲。
微控制器總線MOVX偵測 傾聽微控制器總線,當沒有MOVX指令要執行時,使DMA_OK訊號生效。當DMA_OK未生效時,優先級編碼器不會讓任何非CPU的硬件單元存取DRAM。所以,它對微控制器的讀取和寫入請求是立即響應的,不會有延遲發生。這對8051微控制器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8051沒有等待狀態。如果有偵測到一個MOVX作業碼,但是MOVX沒有被執行,一個31周期的定時器可以使DMA_OK再次生效。
■微控制器的地址譯碼 這些訊號生效后,可以使外部緩存器在微控制器的內存映像區域內使用。通常,這是將地址排線和REG_RD訊號或REG_WR訊號AND在一起;REG_RD和REG_WR訊號是由狀態機產生的。
■DRAM/IDE地址多任務器(mux) 在DRAM的行列式地址位(address bits)、IDE的地址位(來自于微控制器)之間,做DRAM/IDE地址腳位的切換;或為零,當執行IDE DMA的直接傳輸作業時(類似PIO)。
■MP3輸出位移緩存器(shift register) 這是16位的位移緩存器,它從IDE接口得到一個16位的字組(word),并以位移的方式將此字組送至 MP3譯碼器。
■MP3位計數器 計算位移緩存器送至MP3譯碼器的位數目。當所有的16位都被移出時,會產生一個訊號,此時,位移緩存器準備供給STA013 DMA使用,以繼續從DRAM中讀取和傳送下一個字組。
■DRAM的重清(refresh)時脈 這個電路會每15.2 ?s 產生一個脈沖,要求狀態機執行一個DRAM重清周期。此脈沖會在主電路內,建立一個請求旗標,當總線可以使用時,狀態機會開始執行重清作業,而且優先等級比較高的請求不會被擱置。
■DRAM/IDE地址緩沖器(buffer) 保存地址,這些地址是用來驅動DRAM和IDE接口。
■32-byte的SRAM內存 使用兩個16×16寬度的DRAM內存,將它們虛擬成具有地址或數據鎖定(latch)功能的SRAM。其中一個保存DRAM的分頁(page)號碼,這些分頁是映像至微控制器的地址空間0xFF00至0xFF1F的區域(DRAM_PAGE_CFG緩存器),它們和微控制器的12個地址位一起被送至DRAM/IDE地址多任務器,最后可以為DRAM的讀寫作業,產生一個唯一的地址。第二個SRAM負責保存DMA的參數值(在0xFF20至0xFF3F的區域內)。微控制器的外部內存(DRAM)空間映像如附(表一)所示。 ■地址映像內存的寫入功能生效 允許對地址映像內存進行寫入作業。不過,它只允許微控制器在0xFF00至0xFF1F的內存區域寫入數據。
■DMA參數內存的寫入功能生效 允許對DMA參數內存進行寫入作業。微控制器能寫入這些參數,而且,這些參數也可以被狀態機更新,例如:在進行DMA傳輸作業時,狀態機可以改變它們。
■16位的遞增/遞減電路 在進行DMA傳輸作業時,16位的遞增/遞減可以用來更新參數值。遞增電路是為了計算DRAM的目標地址,遞減電路是為了計算字組。DMA參數內存的輸出值會被送至此電路中,而且也會被送至16個多任務器中,以允許DMA參數被轉譯成地址,就好像它們來自于微控制器的地址總線(address bus)一樣。
■零、壹和奇數值檢測器 當DMA參數值被改變時,這個電路能夠立即得知;如果DMA參數值是零、壹或奇數地址,這個電路也能夠通知狀態機。當DMA參數值是零時,狀態機會清除DMA的請求旗標,以終止DMA作業,并將「完成DMA傳輸」的中斷旗標設為1。
■微控制器的「地址鎖定致能(address latch enable;ALE)」訊號之同步 能使微控制器的ALE訊號和FPGA 的時脈同步。微控制器的其它控制訊號也是采用類似的同步機制,但是它們位于主電路中。
■2:1多任務器/4位 此電路允許在每32 byte內存內的地址,可以被內存的一般功能控制,或被微控制器的總線控制(當韌體從這些緩存器中讀出或寫入,來改變地址映像或建立DMA傳輸時)。
■2:1多任務器/8位 它被使用在IDE區塊內。它允許從微控制器的數據區域中,將數據加載至輸出緩沖器內。
■2:1多任務器/16位 當執行一個DMA周期時,利用這個電路,可以從微控制器的地址總線(一般作業),切換成DMA參數內存的地址總線。
■2:1多任務器/16位 利用這個電路可以選擇DMA參數內存的輸入值;它是在更新的DMA參數(在一個DMA周期內)和微控制器的數據總線(當微控制器寫入DMA設定值)之間做切換。單獨設計這個16位的多任務器,是因為FPGA開發工具的「可設定的邏輯區塊(configurable logic block;CLB)」之映像,無法將額外的邏輯閘納入上列的那些2:1多任務器內(如此會浪費8個CLB,并在重要的時序路徑上,增加額外的延遲時間),除非邏輯閘是在同一個電路設計圖內。
■16至8位總線,三態(tri-state)緩沖器 此三態緩沖器允許一個16位總線的任一半字節(8 bit)去驅動一個8位總線。它可以讓微控制器從寬16位的內存中讀取數據。
■8至16位總線緩沖器 連接兩個8位的總線成為一個16位總線(但FPGA開發工具并不會因此混淆)。
■8至16位總線緩沖器 連接一個8位的總線兩次,成為一個16位總線(但FPGA開發工具并不會因此混淆)。此16位總線的任一半字節都是來自于此8位總線,如附(圖三)。 ■8位緩存器 一個8位緩存器,用來收集微控制器的地址位。
此外,由于不同的FPGA開發工具的性能差異,可能還需要: ●數個具有不同位數(例如:5至9位)的位移緩存器:它們在狀態機中使用。可以避免因為在同一電路設計圖內具有太多的符號,而使FPGA開發工具當機。 ●正反器(在CLB中):這是唯一的CLB正反器,以一個比在FPGA開發鏈接庫(library)中還要小的符號來重設計。 ●正反器(在IOB中):這是唯一的「I/O區塊(IOB)」正反器,以一個比在FPGA開發鏈接庫(library)中還要小的符號來重設計。
FPGA電路算是此MP3播放機系統中,比較復雜的一部份,一般的OEM/ODM可以指定規格委外設計。另一個OEM/ODM廠商必須注意的是韌體的設計;或許韌體也可以委外設計,但是他們必須懂得如何使用底層韌體(匯編語言)所提供的應用程序接口(API),來設計上層的使用者程序(C語言程序)。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