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參數的物理含義
以二端口網絡為例,如單根傳輸線,共有四個 S 參數:S11,S12,S21,S22,對于互易網絡有S12=S21,對于對稱網絡有S11=S22,對于無耗網絡,有S11*S11+S21*S21=1,即網絡不消耗任何能量,從端口1輸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 就是傳輸到端口2 上了。在高速電路設計中用到的微帶線或帶狀線,都有參考平面,為不對稱結構(但平行雙導線就是對稱結構),所以S11 不等于S22,但滿足互易條件,總是有S12=S21。假設Port1 為信號輸入端口,Port2 為信號輸出端口,則我們關心的S 參數有兩個:S11 和S21,S11 表示回波損耗,也就是有多少能量被反射回源端(Port1)了,這個值越小越好,一般建議S110.1,即-20dB,S21 表示插入損耗,也就是有多少能量被傳輸到目的端(Port2)了,這個值越大越好,理想值是1,即0dB,越大傳輸的效率越高,一般建議S21>0.7,即-3dB,如果網絡是無耗的,那么只要Port1 上的反射很小,就可以滿足S21>0.7 的要求,但通常的傳輸線是有耗的,尤其在GHz 以上,損耗很顯著,即使在Port1 上沒有反射,經過長距離的傳輸線后,S21 的值就會變得很小,表示能量在傳輸過程中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已經消耗在路上了。對于由 2 根或以上的傳輸線組成的網絡,還會有傳輸線間的互參數,可以理解為近端串擾系數、遠端串擾系統,注意在奇模激勵和偶模激勵下的S參數值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S參數表示的是全頻段的信息,由于傳輸線的帶寬限制,一般在高頻的衰減比較大,S 參數的指標只要在由信號的邊緣速率表示的EMI 發射帶寬范圍內滿足要求就可以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