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GPS時鐘系統輸出及應用

        GPS時鐘系統輸出及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3-01 來源:網絡 收藏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0px; PADDING-TOP: 0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眾所周知,計算機的一般都采用石英晶體振蕩器。晶振體連續產生一定頻率的脈沖,計數器則對這些脈沖進行累計得到時間值。由于振蕩器的脈沖受環境溫度、勻載電容、激勵電平以及晶體老化等多種不穩定性因素的影響,故時鐘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誤差。例如,某精度為±20ppm的時鐘,其每小時的誤差為:(1×60×60×1000ms)×(20/10.6)=72ms,一天的累計誤差可達1.73s;若其工作的環境溫度從額定25℃變為45℃,則還會增加±25ppm的額外誤差。可見,DCS中的時鐘若不經定期同步校準,其自由運行一段時間后的誤差可達到系統所無法忍受的程度。

          隨著晶振制造技術的發展,目前在要求高精度時鐘的中,已有各種高穩定性晶振體可供選用,如TCXO(溫度補償晶振)、VCXO(壓控晶振)、OCXO(恒溫晶振)等。

          3.2 時鐘同步誤差

          如果對類似于TXP的時鐘同步方式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時鐘在自上而下的同步過程中產生的DCS的絕對對時誤差可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3.2.1 時鐘與衛星發射的UTC(世界協調時)的誤差

          這部分的誤差由時鐘的精度所決定。對1PPS輸出,以脈沖前沿為準時沿,精度一般在幾十ns至1μs之間;對IRIG-B碼和RS-232串行輸出,如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地鐘產品為例,其同步精度以參考碼元前沿或起始相對于1PPS前沿的偏差計,分別達0.3μs和0.2ms。

          3.2.2 DCS主時鐘與時鐘的同步誤差

          DCS網絡上的主時鐘與GPS時鐘通過“硬接線”方式進行同步。一般通過DCS某站點內的時鐘同步卡接受GPS時鐘輸出的標準時間編碼、硬件。例如,如在接受端對RS-232輸出的ASCII碼字節的發送延遲進行補償,或對IRIG-B編碼采用碼元載波周期計數或高頻銷相的解碼卡,則主時鐘與GPS時鐘的同步精度可達很高的精度。

          3.2.3 DCS各站點主從時鐘的同步誤差

          DCS主時鐘與各站點從時鐘通過網絡進行同步,其間存在著時鐘報文的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表現在:(1)在主時鐘端生成和發送時間報文時,內核協議處理、操作系統對同步請求的調用開銷、將時間報文送至網絡通信接口的時間等;(2)在時間報文上網之前,還必須等待網絡空閑(對以太網),遇沖突還要重發;(3)時間報文上網后,需一定時間通過DCS網絡媒介從主時鐘端傳送到子時鐘端(電磁波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為2/3光速,對DCS局域網而言,傳播時延為幾百ns,可忽略不計);(4)在從時鐘端的網絡通信接口確認是時間報文后,接受報文、記錄報文到達時間、發出中斷請求、計算并校正從時鐘等也需要時間。這些時延或多或少地造成了DCS主從時鐘之間、從從時鐘之間的時間同步誤差。

          當然,不同網絡類型的DCS、不同的時鐘通信協議和同步算法,可使網絡對時的同步精度各不相同,上述分析只是基于一般原理上探討。事實上,隨著人們對網絡時鐘同步技術的不懈研究,多種復雜但又高效、高精確的時鐘同步協議和算法相繼出現并得到實際。例如,互聯網上廣為采用的網絡時間協議(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在DCS局域網上已能提供±1ms的對時精度(如GE的ICS分散控制系統),而基于IEEE1588的標準精確時間協議(Standard 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能使實時控制以太網上的主、從時鐘進行亞微秒級同步。

          四、時鐘精度與SOE設計

          雖然DCS的普通開關量掃描速率已達1ms,但為滿足SOE分辨率≤1ms的要求,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一直都遵循這樣的設計方法,即將所有SOE點置于一個控制器之下,將事件觸發開關量信號以硬接線接入SOE模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控制器其時鐘存在著一定的誤差。關于這一點,西門子在描述其TXP系統的FUN B模件分散配置的工程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時鐘不能同步而無法做到1ms SOE分辯率,更有甚至因時鐘相差近百ms,造成SOE事件記錄順序的顛倒。

          那么,如何既能滿足工程對于SOE分散設計的要求(如設置了公用DCS后,機組SOE與公用系SOE應分開,或希望進入控制器的MFT、ETS的跳閘信號無需經輸出再返至SOE模件就能用于SOE等),又不過分降低SOE分辨率呢?通過對DCS產品的分析不難發現,通常采用的辦法就是將控制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北流市| 乐业县| 谷城县| 西昌市| 彰化市| 怀集县| 吉木乃县| 互助| 吴江市| 句容市| 化州市| 修武县| 竹溪县| 高青县| 开原市| 额济纳旗| 梅河口市| 阿尔山市| 同心县| 师宗县| 昌邑市| 扎兰屯市| 遵义县| 永泰县| 石屏县| 布拖县| 河津市| 南川市| 巍山| 安福县| 黔西| 南京市| 泗水县| 皮山县| 东城区| 绥化市| 平阳县| 宜阳县| 资阳市|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