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夜視/落幅,紅外夜視/落幅,是什么意思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光的波長范圍為0.62~0.76μm;紫光的波長范圍為0.38~0.46μm。比紫光波長更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叫紅外線,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紅外線的。因為數碼攝像機用CCD感應所有光線(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這就造成所拍攝影像和我們肉眼只看到可見光所產生的影像很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數碼攝像機在鏡頭和CCD之間加裝了一個紅外濾光鏡,其作用就是阻擋紅外線進入CCD,讓CCD只能感應到可見光,這樣就使數碼攝像機拍攝到的影像和我們肉眼看到的影像相一致了。
紅外夜視,就是在夜視狀態下,數碼攝像機會發出人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線去照亮被拍攝的物體,關掉紅外濾光鏡,不再阻擋紅外線進入CCD,紅外線經物體反射后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所看到的是由紅外線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時可拍攝到黑暗環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
落幅運動鏡頭終結的畫面。要求由移動轉為固定畫面時能平穩、自然,尤其重要的是準確,即能恰到好處地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景物范圍或主要被攝對象位置停穩畫面。有表演的場面要按罪人物動作不能過早或過晚地停穩畫面,當畫面停穩之后要有適當的長度使表演告一段落。落幅的畫面構圖要精確,但在特殊條件下,運動鏡頭之間相連接時,畫面也可不停穩,采用動接動的銜接方法。
評論